29汽车网

设计问题还是质量问题? 汉腾X7碰撞获三星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在去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汉腾品牌正式发布。短短一年之后,汉腾品牌的首款SUV汉腾X7还真的就在全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瞬间成为了一款热销车型,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白色金属漆车型加价销售的情况。 而根据资料显示,在汉腾品牌发布之前的不到两年
在去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汉腾品牌正式发布。短短一年之后,汉腾品牌的首款SUV汉腾X7还真的就在全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瞬间成为了一款热销车型,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白色金属漆车型加价销售的情况。
而根据资料显示,在汉腾品牌发布之前的不到两年半时间里,汉腾汽车就完成了从传统动力车辆到新能源车辆的规划。并且完成了汉腾X7的整车开发以及生产基地建设。这个速度对于传统的汽车企业而言,也只是够一款小改款车型的开发,而汉腾完成从无到有。
日前,C-NCAP正式公布了2017年年度首轮九个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其中九款车型汇总八款达到了五星安全的评价,而汉腾X7则以一个三星的成绩成为了这一轮C-NCAP测试中垫底的车型。
此次参加测试的汉腾X7为1.5T手动尊贵型,最终得分48.9分。实事求是地说,C-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中五星很常见,但低于五星的成绩倒是很少见。所以,汉腾X7的碰撞测试成绩一出,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C-NCAP发布的测试报告来看,汉腾X7的失分项目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中。在这一测试中,汉腾X7的副驾驶安全带失效,使得副驾驶侧的假人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这也是继起亚K3两厢版在碰撞中后排安全带失效之后第二款出现碰撞测试安全带失效的车型。更匪夷所思的是,汉腾X7的失分项目还是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而不是出现在更加严苛的40%小重叠面碰撞测试中。
所以,这个事就很有意思了,按照C-NCAP的测试方法,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的碰撞时速为50公里每小时。而正面40%重叠刚性碰撞的实验的碰撞时速为64公里每小时。两个实验前排均放置Hybrid III型50百分位的男性假人用于检验碰撞过程中的乘员受伤情况。
一般来说,由于碰撞位置集中在单一纵梁上,并且碰撞速度更高,正面40%重叠刚性碰撞才是最困难的项目。所以有意思的事就在这里,汉腾X7在正面40%重叠刚性碰撞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副驾驶安全带失效的情况,倒是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中失效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觉得两个方面,第一是安全带在设计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第二则是汉腾的质量管理恐怕也有一定的短板。
先来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从C-NCAP发布的数据来看,汉腾X7在两个正面碰撞中均出现胸部压力过大的失分情况。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汉腾X7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前排胸部得分1.71分。正面40%重叠刚性碰撞测试前排胸部得分1.63分。后排在满分1分的情况下这两项测试得分分别为0.41分和0.72分。很显然,胸部的安全带压力过大是汉腾X7的主要问题所在。
据此推测,汉腾X7的安全带系统的问题应该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于安全带与座椅的相对位置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假人的胸部压力过大。第二个问题则很有可能在于安全带限位器的设计不合理。
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认为是汉腾汽车工程设计过程中的缺陷,而第二个问题则很可能是运用了低价供应商导致的问题。
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中出现的副驾驶安全带失效的情况来看,由于胸部压力过大导致的安全带限位器失效是很有可能的,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过,对于汉腾的安全带供应商,目前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只能是猜测。
关于质量的问题,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安全带失效,而在正面40%重叠刚性碰撞测试没有失效的情况,有这样一种可能,在进行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测试的那一辆汉腾X7的副驾驶安全带存在着质量不一致的问题。
举个例子,以3万公里耐久实验的时间来看,一般车企需要3个月的时间,一般这个过程会持续两轮,那么两轮下来大概需要八个月的时间。同时20万公里的发动机耐久实验会在20个月内完成。再加上各子系统的实验评价以及造型阶段、工程设计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等等方面,是不是有选择的进行了省略。以汉腾X7两年半从品牌立项到投放不到两年半的时间来看,这个时间似乎是很紧张的。
再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汉腾X7的售价和配置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实现低价高配,采用低端的供应商就是唯一的方法。老话讲,一分钱一分货,那么便宜的供应商又能有好货吗?很简单的道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