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上汽通用发布“2025车联战略” 2021-2025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4月3日报道互联网造车的话题一直颇受业内关注。从最一开始,互联网企业在汽车上优势就被认为是体现在老本行车联网之上,将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经验与技术移植到汽车上,似乎并不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汤森路透在201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4月3日报道——互联网造车的话题一直颇受业内关注。从最一开始,互联网企业在汽车上优势就被认为是体现在老本行车联网之上,将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经验与技术移植到汽车上,似乎并不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汤森路透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车联网、自动驾驶领域,专利数量排在前列的企业是丰田、博世、电装、通用,无人驾驶的大热门谷歌的专利数量要少于大部分在这个领域有所研究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一点让国内的合资品牌也得到了技术支持。2009年引入OnStar之后,上汽通用即开始了在车联网上的探索,2014年上汽通用发布了“车·联·无限”战略,随后很快在国内推出4G LTE网络连接服务。在今天晚上,上汽通用再次发布新的战略,这次则直接将目标指向了2025。

上汽通用此次发布战略名为 “车·联·无限2025”,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和“智能驾驶”三部分内容,详细规划了2017-2025年,关于车载人机交互、OnStar、5G通讯、自动驾驶等诸多核心技术层面,以及上汽通用整体的发展线路图。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车·联·无限2025”战略是上汽通用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的“车•联•无限”企业车联网战略的延续和升级。

1、三个发展阶段

车云获悉,上汽通用“车·联·无限2025”车联网战略可以根据时间节点,细化成三个具体发展阶段:分别是2017-2018年、2019-2020年、2021-2025年。在这三个时间阶段中,每一个的发展目标均有所不同。具体而言:

第一阶段(2017-2018年):新一代车联系统

车云从上汽通用获悉,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可以总结为:通过新技术升级,在现有车联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从产品来看,两项新技术的上线将会成为这一时间阶段的发展标致:2017年的云服务、2018年的OTA。

接入云服务对于车载服务体验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前者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都是优质服务得以落地和衍生的前提。根据上汽通用的计划,其未来车联系统将着力推进以“云”为中心的车辆应用与服务,一些新功能,包括专属个人账户服务、自然语音交互功能、在线导航系统、在线音乐/电台等,均将在接入云服务后得以完善。此外,在目前基于Linux的互联系统基础上,上汽通用还将在2017年引入基于Android生态系统的全新互联系统方案,该方案可实现云端账户系统与个性化设定,车主的车联使用习惯会被云端记忆,车窗开关、空调温度、电台、音乐等用车习惯,都可以跟随专属账户在不同车辆上保持同步。

(在云服务基础上,将增加个人专属账户)

2018年,上汽通用车载服务与功能将进一步丰富,例如支持用户停车场付费、违章代缴、加油/充电付费及车辆保养等服务的车内支付系统;根据车联系统和云端数据对驾驶行为和习惯的分析的个性化车联网保险;以及可推送地理位置信息与好友分享的车主社交功能均会上车。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基于空中更新(Over the Air, OTA)技术的系统自动更新服务,让用户可以持续享受到来自SGM最新的软件功能和系统服务。未来SGM用户不仅可以体验最新的地图及各类应用,还能够更新车载娱乐系统及其他车载软件,以最快速度体验最新功能。

除了功能层面的优化,2017-2018年期间,上汽通用还将在新一代人机交互优化上做优化。一方面是在UI、功能逻辑等设计上尽量让用户在使用“场景”及“场景”间有机平滑过渡;一方面则在硬件和技术上,推进“一体化座舱”概念,并优化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技术。

第二阶段(2019-2020年):下一代车联系统

相比上一阶段主要聚焦在车载服务领域来看,在上汽通用“车·联·无限2025”的第二阶段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自动驾驶功能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Super Cruise智能驾驶技术将在这个时间阶段引入中国,一些核心技术,例如: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基于云的迭代更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系统(基于云的位置校准),配合多个雷达传感器及图像采集系统,在高度复杂的软硬件的控制下,将使得Super Cruise技术能够完成高速公路(封闭道路)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这是迈向完全自动驾驶的重要一步。

(通用正在测试Super Cruise)

在这一阶段中,上汽通用还将推动V2X技术开发。目前,通用已经有基于车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行人(V2P)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预警信息的技术,包括交叉口碰撞预警、盲区与换道预警、紧急制动预警、车辆失控预警和前向碰撞预警等。2016年6月,通用首次在中国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演示了基于V2X的安全辅助技术。在V2X技术的支撑下,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范围进一步放大,不受限于传感器的范围,也不会受到天气影响。

2005年11月,通用汽车展示了结合自动刹车装备的V2V技术,是业内第一家展示V2V技术汽车公司。如果汽车探测到碰撞事故即将发生,它会向驾驶者发出警告。如果驾驶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为了使驾驶者免受可能的撞击事故的危害,汽车会安全地自动停下。

此外,在2019-2020区间,基于云端数据监测计算,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的更先进的车况检测,将可被主动推送给车主,提醒车主完成补充机油、燃油和更换刹车片等动作。

第三阶段(2021-2025年):未来车联系统

相比前两个阶段来说,第三个阶段目前看来似乎比较遥远,但上汽通用已经开始做相关的规划和研发,包括软硬两方面的变革。

2021-2025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硬的层面,一些未来感十足的产品将会搭载上车,例如柔性的OLED屏幕,这种屏幕相比现在的车载屏幕来说,有高对比度及艳丽度、轻薄、可弯曲等属性,将是未来车载显示系统变革的重要方案,车内每一块玻璃都将能够成为交互界面。

软的层面:包括类似微软小娜及亚马逊Alexa的人工智能助手、5G超高速网络、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抬头显示系统将逐渐搭载上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演化会使得车内成为第四空间的想象逐渐实现,用户可以和在家里一样,在车内工作或娱乐。

2、一条核心主线

在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的“车•联•无限”企业车联网战略后,上汽通用主要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智能驾驶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将4G LTE服务迅速推广、OnStar服务功能升级,车联远程控制APP开发、原装车载信息系统用户体验优化,包括ACC自适应巡航、SBZA侧盲区预警、LCA后盲区预警等智能驾驶相关功能搭载等等。

然而,从2017到2025,上汽通用“车·联·无限2025”车联网战略此次传递出的信息量可谓更大。通过此次信息发布,上汽通用也试图用实际行动向业内证明着一个核心信息:在新的时代里,车载互联领域发起攻坚并掌握核心技术的,还是传统车企。

事实上,通用在车载信息服务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1961年,NASA开启阿波罗计划。1962年,通用开始参与到阿波罗计划当中,为其研制惯性制导与导航系统。一直到1969年,通用一直承担着阿波罗计划中导航系统相关的研发、制造与测试工作。正是在阿波罗项目之后,通用开始了车载导航与通讯技术的研发工作。

(通用在阿波罗项目中参与研发的月球车)

1966年,通用在就推出了OnStar的最早雏形,一套名为Driver Aid, Information and Routing(简称DAIR)的系统,并在其底特律的测试场用两辆新车进行了功能测试。这套系统提供三方面功能,救援(Aid)、信息服务(Information)与Routing(路径导航),其中实现路径导航的方式也是依赖于V2X技术,靠汽车与埋在地面下的磁铁进行通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