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让儿子停课晒太阳 ,任性母亲不让去上课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睡觉爱盗汗,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缺维生素D,建议多晒太阳。妈妈从此竟不让孩子上学了,一心让孩子多晒太阳,孩子停课都20多天了。 毛先生的儿子明明今年7岁,在七里庙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独自在房间玩玩具。 毛先
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睡觉爱盗汗,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缺维生素D,建议多晒太阳。妈妈从此竟不让孩子上学了,一心让孩子多晒太阳,孩子停课都20多天了。

  毛先生的儿子明明今年7岁,在七里庙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独自在房间玩玩具。

  毛先生说,明明晚上睡觉爱盗汗,他带着孩子看了多家医院,经检查发现孩子缺维生素D,医生建议孩子多晒太阳。

  明明的妈妈沈女士听了医生的话后,竟然不让他上学了,让其呆在家里,天一放晴便带出门晒太阳。如今孩子停课都20多天了,但沈女士坚持不让孩子上学。

  毛先生认为爱人太偏执了,他多次和她沟通,还拜托亲友来做思想工作,但爱人不为所动。

  盗汗是什么?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可分为以下几个轻重程度:

  轻型盗汗: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按性质又可分为生理性盗汗与病理性盗汗。

  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病理性盗汗: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