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手机4G内存足够用了6G你是打算在手机搞开发吗?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手机4G内存足够用了6G你是打算在手机搞开发吗? 嘿嘿 现在手机内存越出越大 可是我们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要求呢 近几年来,手机硬件配置飞速发展,诸如处理器核心数、RAM、ROM 的容量都急速增加。就像去年,市面上已经开始普及 4GB 内存的手机,而一进

手机4G内存足够用了6G你是打算在手机搞开发吗?

嘿嘿
现在手机内存越出越大
可是我们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要求呢

 

  

  近几年来,手机硬件配置飞速发展,诸如处理器核心数、RAM、ROM 的容量都急速增加。就像去年,市面上已经开始普及 4GB 内存的手机,而一进入 2017 年,6GB RAM 的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而,这样的大运存对用户而言真的有必要吗?

  历史的惯性

  2008 年,第一代安卓智能手机 HTC G1 问世,其 RAM 大小为 192MB,虽然比初代苹果 128MB 要大,但由于安卓系统不同于 iOS 系统可以休眠后台应用,安卓手机在某项应用退出后,该应用往往还会保留在运存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下次应用的快速打开,但一旦打开的应用稍多一点,手机捉襟见肘的运存便不够用了。

  虽然安卓的“垃圾回收机制”可以通过末尾淘汰的原理杀死部分应用进展,为其他软件的运行腾出运存,但“垃圾回收机制”需要额外的运存进行回收,因此当我们启动多个软件后,就会出现卡顿。

  因此,人们终于意识到了运存的重要性。此后几年内手机运存急剧增加,从 192MB 到 256MB 再到 1GB、2GB、3GB、4GB、6GB 甚至 8GB。然而,在手机运存不断增加的同时,系统和软件的大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手机运存的增长也似乎不够系统和软件来吃。消费者本来是希望通过购买更大运存手机的方式彻底解决卡顿问题,但最终却陷入了“卡顿——升级手机——再卡顿——再升级手机”的循环中。

  正是这种惯性使得消费者一看见更大运存的手机就摩拳擦掌地想去买。

  6GB 有点过了

  正如前面所说,大容量运存对于手机而言更多的意义在于可以存储后台的应用进程,每个应用在不完全退出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当前的使用进度,而不会被任务管理器强制关闭,重新打开时也会更加迅速,不必重新加载。

  而一般来说,我们同时使用的应用不会超过 5 个。因此,2016 年底有一家名叫硬件学堂的机构便对测试过 4GB 运存的小米 5,发现其可以后台开启 20 多款应用而不出现重载,已经足够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了。Trusted Reviews 编辑也对 6GB 运存的 一加 3进行过测试,发现一加 3 基本上只会使用到 3-3.3GB 左右的 RAM,即便安装更多应用、并同时在后台运行,也只需要 4.3GB RAM,而这个使用强度一般用户基本不会达到,这就意味着 6GB 手机其实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由于安卓系统运存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当运存专用过多时会自动释放一些不必要的程序保证运行流畅。4GB 手机绝对已经够用,而 6GB 则显得有些过了头。

  况且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认同这个观点。最近华为 P 系列手机 COO@HW 老施便在微博上表示,4GB 运存已经很流畅了,至于为啥一票手机厂商要搞 6GB/8GB 运存,就跟冷战苏美的军备竞赛一样。而 360 在 N5 手机发布的时候也有承认 4GB 手机已经够用。

  另外,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哪个手机或软件能充分利用到 6GB 运存的优势,360 N5 为了充分利用 6GB 内存,甚至加上了两个严重“浪费”运存的功能(软件无限分身和游戏常驻后台),而 vivo 的 Xplay 5s 也把相机等常用 APP 常驻后台,虽然速度有所提升,但用处其实并不太大。而且不要忘了,常驻后台却也是要耗电的,谁会为了用处并不明显的常驻后台而浪费宝贵的手机电量?

  既然如此,为什么企业还要发布 6GB 手机?

  首要原因自然就是 6GB 手机还是有市场的,虽然理性上来说 4GB 已经够用,但谁会嫌弃更好的东西呢?而另一方面,人们要从上述“卡顿——升级手机——再卡顿——再升级手机”的循环的惯性中走出来也还要花上一段时间。

  其次,目前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各大手机同质化日趋严重,可以用来营销的差异点也非常少(仅处理器、续航、运存等),而 6GB 运存作为一种技术实力的展现以及很好的营销点,企业又怎么能放过?

  当然,更大的运存也意味着商家可以有理由涨价,或者高打性价比来吸引用户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