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北医结合3大科技业者,进攻穿戴式装置大数据分析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当小米手环、Apple Watch跟Bong手环等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随手可得,如何运用这些装置蒐集到的身体数据,创造出更具价值的服务?台北医学大学近日发表了1年前就展开试验的穿戴装置应用情境,台北医学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谢邦昌更透露,目前研华、

当小米手环、Apple Watch跟Bong手环等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随手可得,如何运用这些装置蒐集到的身体数据,创造出更具价值的服务?台北医学大学近日发表了1年前就展开试验的穿戴装置应用情境,台北医学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谢邦昌更透露,目前研华、华硕以及HTC等公司,也十分看好这种顺应穿戴式装置而生的新服务,纷纷与北医合作,要来研究出可行的商业模式。

谢邦昌解释,北医已经发展出一套情境模拟的标準流程,将穿戴式装置所蒐集来的资料,经由事前发展的模型加以分析、判断,并提供具体的健康提醒或建议给使用者。将穿戴式装置的资料转换成一项专属的服务,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我们是把整个穿戴式装置的SOP建立好,假设不是小米手环,换成Apple Watch,或者心脏测试的仪器等,都可以使用这套SOP,产生一个价值。」谢邦昌说。这套SOP流程也发表在北医与台湾KPMG(安侯建业)合作的新书《医疗大数据》中。

健保资料分析出模型,再带入使用者的日常数据

在《医疗大数据》中,首先是利用2000年到2009年的健保资料库,挖掘出有无睡眠障碍以及忧郁症或躁郁症的样本,并分析出因睡眠状况而患有忧郁症或躁郁症的机率与风险变化情形,建立起模型。发现睡眠障碍越频繁者,罹患忧郁症或躁郁症的机率越高。此外,分别控制性别、年龄,也发现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高者越容易罹患忧郁症或躁郁症。

谢邦昌与台湾KPMG的医师苏嘉瑞都表示,相较于其他穿戴式装置,小米手环相对便宜,也是选择作为研究的原因。而小米手环除了使用者的基本资料外,还提供了睡眠时数、入睡与清醒时间、行走距离、行走步数等资料。

因此,在北医根据小米手环提供的资料,跟健保资料库所建立出来的模型,两者整合,给出一些具体的健康建议。

例如,在书中的模拟情境中,在小米手环App的睡眠时数页面,加上美国的国家睡眠基金会所建议的每日睡眠时数的红线,供使用者参考,掌握自己的睡眠时数是否足够。并视觉化睡眠迟滞与睡眠效率的数据。

运动页面,也会提供活动量上的建议,更可分日、周、月的活动量建议。在行走距离上,使用者还可以将距离换算成「操场圈数」(每圈200公尺),让使用者更容易想像自己今天的运动距离。

最后,还提供一份睡眠品质的问券调查,由使用者填写。带入资料后,经模型运算,给出具体的建议,如:「您整体焦虑或忧郁的机率只有正常人的96%,且普遍男性焦虑或忧郁情形较女性低,请继续保持。」

华硕、研华以及HTC积极摸索大数据商业模式的可能

谢邦昌强调,未来只要戴着小米手环,你就可以获得这样的建议与结论,这个讯息除了可以给自身参考外,也可以给家人、医生作为医疗上的参考。

「医疗数据分析的价值在于你的睡眠时数、你的运动量,对会你的健康有什么影响?这就是价值所在。」谢邦昌说,目前华硕、研华以及HTC也都想投入医疗大数据分析。不过,最重要的是找出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

他举例,未来这类的判断分析,可能採收费方式,或者有一些套餐、模组的判断分析,可供使用者选择。

不过,穿戴式装置的相关医疗分析都还在开发阶段,但谢邦昌透露虽临床上还未有实际应用,但已经获得不少关注。他也表示,医疗大数据最快应用的领域,将会是在长照系统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