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这五组数据,揭示中国经济与就业的真相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这五组数据,揭示中国经济与就业的真相 偌大的中国,在黑龙江和黄浦江,两地联袂上演的是冰与火之歌,地区分化触目惊心;不同行业的相背而驰同样严重,互联网、金融的聚宝盆效应愈发明显,钱往哪裡流人就往哪裡流,相比之下,传统落后产业更显萧条凄清。任何
这五组数据,揭示中国经济与就业的真相
 
 
偌大的中国,在黑龙江和黄浦江,两地联袂上演的是冰与火之歌,地区分化触目惊心;不同行业的相背而驰同样严重,互联网、金融的聚宝盆效应愈发明显,钱往哪裡流人就往哪裡流,相比之下,传统落后产业更显萧条凄清。任何顾此失彼的单方面绝对判断,都与中国经济的複杂面相距甚远。
 
这是大洗牌加速的关键节点,财富,以及追随财富的人才正在重新佈局,再构中国经济新版图。智联招聘和中国就业研究所在2016年发佈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其中的五组数据揭示了当下中国经济的真相。
 
1、新经济进入快车道
 
第一组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就业景气指数第二季度环比暴涨62%
 
总理李克强2016年最频繁提到的一个词是“新经济”。“新经济”今年甚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希望所寄。
 
 
当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头,大力发展新经济,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得不为。以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成为中国的新动能和新就业提供者。
 
7月中旬,移动出行滴滴发佈报告称,中国已有50万钢铁煤炭产业工人通过开网约车再就业,山西、四川、黑龙江等产能过剩大省煤炭钢铁占比最高。“新经济支撑就业的能力超出预期”背后,是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加速,催化新经济模式的成熟。
 
根据智联招聘发佈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就业景气最好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和交通/运输。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的CIER指数(岗位需求/供给)高达11.47,是能源矿产行业的47倍,这种差别,说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勃发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就业指数虽然近年位居前列,但今年第二季度却从7.07蹿升至11.47,环比涨幅高达62%,这样的增速前所未有,显示随著中国经济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经济进一步提速。
 
 
新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它正像风靡全球的Pokémon Go一般,贪婪地吸纳著资本和人才。
 
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行业无疑将诞生最多风口;有时候,选择对的行业本身比努力还要重要。
 
2、实体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
 
第二组数据:多个实体产业招聘需求缩水可能超过50%
 
2016年,我们听到了一个新说法“中国进入干啥都不挣钱的年代”,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实体经济进入干啥都不挣钱的年代”。与“新经济这边风景独好”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实体经济的萎靡不振。
 
最新的例子,是东北最大的特钢企业东北特钢连续六次发生债务违约,违约总额近40亿元而仍束手无策。东北特钢的困境,是中国钢铁行业乃至所有产能过剩行业的缩影。不惟钢铁煤炭企业,几乎中国整个实体经济都感受到了寒冬的肃杀。
 
2016上半年中国民间投资遭遇滑坡,增幅仅为2.8%,不仅惨淡,而且极其严峻。实体经济现在遭遇的是左右为难的窘境,一头是需求端的饱和乃至萎缩,利润大幅缩水,另一头是供给端的信心缺失和大步撤退,实体经济的前景,无法叫人乐观。
 
实体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也直接反映在就业市场上。能源、电气、办公用品及设备行业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就业景气指数皆锐减超过一半,这意味著,在求职者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些行业的岗位需求缩水超过一半。
 
 
实体经济低迷的反面,是新经济的欣欣向荣。下岗钢铁工人转行当滴滴司机,包装工人转行去送快递,成为这个国家就业市场的新常态。
 
3、中部掘起,东北萧条
 
第三组数据:中部地区招聘需求增长29%,全国最高
 
分化,是解读时下中国地域发展的最佳线索。陷入衰退的东北继续衰退,目前还看不到任何有效的救命稻草;而北上广深继续吸金吸人,尤其是中央提出要围绕上海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沿海发达城市只会更加发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不乏亮点,尤其是中部,第二季度合肥、武汉、郑州的房价快速上涨,虽然不乏资本炒作,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中部城市依然有故事可讲,给未来以想像。
 
今年第一季度,辽宁省的经济增速为-1.3%,几乎降到史无前例的冰点。东北发展的严峻,由此可见一斑。劳动力市场方面,虽然东北不至于负增长,但其招聘需求在全国仍然处于垫底的位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东北地区的招聘需求为14%,低于中部的29%和西部23%。
 
而中西部地区在经曆了年初的低迷之后,第二季度则开始明显複苏。中部地区的招工需求增幅从一季度的1%跃升至二季度的29%,在全国地区中一马当先,西部地区也有26%的大幅反弹,显示了经济基本面的回暖。东部地区,虽然需求增幅为19%,但其招聘总量仍然佔据全国73%,也就是说,全国的4个新增的工作岗位可能有3个就在东部地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