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 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 特约撰稿 张赛男 上海报导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表示,2017版《规定》的发佈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并引导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地
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
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
 
  特约撰稿 张赛男 上海报导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表示,2017版《规定》的发佈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并引导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提升能级、拓展功能。
 
  “上海跨国公司的‘总部经济’是排在全国首位的,因为与其他国内城市相比,上海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扎实的产业链基础,以及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在政策、法治等层面都更与世界接轨。”複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表示。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2017版《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本月起正式施行。
 
  相比于2011年出台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鼓励政策,此次出台的修订版本在原本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延续和优化,并做了三个“加法”:将总部型机构纳入政策适用范围、新增了部分优惠便利政策以及首次提出“区政府支持”条款。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表示,2017版《规定》的发佈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并引导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提升能级、拓展功能。同时,利于上海破解各种要素跨境流动的障碍,营造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投资贸易环境。
 
  “上海跨国公司的‘总部经济’是排在全国首位的,因为与其他国内城市相比,上海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扎实的产业链基础,以及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在政策、法治等层面都更与世界接轨。”複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表示。
 
  聚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自2002年开始,上海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扶持政策的不断加码。2002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并在2008年、2011年,升格了扶持政策,在认定、鼓励、扶持等领域不断突破了原有条条框框。
 
  这一系列政策使外商“总部经济”在上海表现亮眼。
 
  上海商务委公佈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80家(比2015年新增45家),投资性公司330家,研发中心411家。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对吸纳本地就业和上海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根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数据,截至2015年底,地区总部投资总额累计达457亿美元,地区总部营业收入5926亿元人民币,纳税总额417亿元人民币,吸纳就业17.73万人。在2016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榜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佔据了12席。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曾表示,近年来,外资特别是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围绕“三链”加快在上海佈局。上海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创新链、价值链的重要城市,服务业以及高端製造业加快在上海佈局;上海也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城市,包括地区总部、设计、营销、结算、投资中心等,都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佈局供应链最核心的环节。
 
  而目前最新出台的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修订政策,在激励和扶持力度上再次加码,从政策层面引导上海驶入“总部经济”的快车道。
 
  具体而言,《规定》突破了认定限製,丰富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涵,将总部型机构也纳入政策适用范围,取消了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公司形式和经营范围的要求。
 
  而在原本的鼓励政策上,《规定》还吸收自贸试验区製度创新和科创中心政策成果,优化了鼓励政策内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按本规定享受资助与奖励的财政支持政策,享受资金管理、简化出入境手续、人才引进、通关便利等鼓励政策。
 
  各区各有亮点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规定还首次加入“区政府支持”条款,鼓励各区政府因地製宜营造不断完善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
 
  据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瞭解,上海各区域的产业分工不同,优势、短板也不同。
 
  “分区域来看,虹桥交通便利,在吸引製造业方面较强,能够辐射长三角;浦东在金融业相对有优势;而张江在新兴製造产业,如生物医药、IT等行业发展较好;其他一些老牌的工业区,未来在文化、创意等方面也许会焕发新的活力。”周伟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採访时表示,各区可以此来製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从此前上海市政府发佈的一组数据来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各区遍地开花。2016年1月-10月,上海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3家,按区域分,浦东15家、黄浦4家、静安3家、闵行3家、长宁2家、普陀2家,徐彙、杨浦、嘉定、青浦各1家。
 
  其中,浦东吸引的总部数量佔据全市半壁江山,总部经济也成为是浦东转型升级、参与配置国际国内资源的经济地标。
 
  目前,浦东已彙聚了400多家各类总部: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4家,均占全市总量的一半左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在浦东子公司合计年营业收入已超过9600亿元,纳税额超过530亿元,对浦东新区销售额、税收、进出口贸易额的贡献超过所有外资企业总量的1/3。
 
  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区域板块中新的增长极,近年来也成为吸引“总部经济”新焦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份,有30馀家开发商总部和上市公司区域总部落户核心区,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外资企业。
 
  在去年10月,世界顶尖的仓储设备供应商德国永恒力集团在众多备选方案中,最终选择将地区总部落户上海虹桥商务区,看中的便是虹桥商务区独特的交通枢纽优势。
 
  永恒力中国区总经理白大平在接受记者採访时表示,虹桥商务区位居上海闵、嘉、青製造业板块与上海城中核心商业板块的交界处,是产城对接融合的黄金地带。同时,虹桥商务区是放眼江浙,辐射全国,连接亚太的要塞所在,加上立体、绿色、智能的基础设施和商务配套,各类潜在合作伙伴与人才得以“进得来、待得住、留得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