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女郎吞下40多粒药片轻生 或因高温诱发"情绪中暑"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28日夜间,一名年轻女子吞下40多粒药片试图自杀,家人发现后随即送往市一院东区医院抢救,目前该女子已无生命危险。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不仅要提防生理中暑,还要谨防情绪中暑。 急!女子吞大量药片 疑是高温诱发忧郁症 28日晚10点多,一名年轻女子被家人送到

28日夜间,一名年轻女子吞下40多粒药片试图自杀,家人发现后随即送往市一院东区医院抢救,目前该女子已无生命危险。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不仅要提防生理中暑,还要谨防“情绪中暑”。

急!女子吞大量药片

疑是高温诱发忧郁症

28日晚10点多,一名年轻女子被家人送到市一院东区医院急诊科。据家人介绍,该女子今年25岁,以前曾患有忧郁症,到五台山医院接受过治疗,近期情绪很正常,但是这两天随着温度升高,该女子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怀疑是忧郁症发作。

事发当晚,她把家里的多种药片搜集起来,一口气吞下。不久,感到身体难受,幸好及时被家人发现,将她送往医院。据其家人介绍,该女子吞下了4种药片,估计有40多粒。

市一院东区医院急诊科主任殷安康表示,该女子入院后,急救人员立即为她洗胃,挂水稀释血液中药物浓度,随后送入病房观察。目前,患者情况较稳定。不过,解决该女子心理上的问题可能更重要。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病房探视。这名女子正在挂水,情绪稳定,一名女性在旁边照顾她,两人偶尔交谈几句。医生表示,这位病人现在不适合接受采访,建议记者不要和她交流。

唉!一夜三女性吞药

专家提醒防“情绪中暑”

据了解,此前一天夜间,有3名女性被送入市一院东区医院急诊室。其中,一名老太吞下老鼠药,两名女子大量吞下药片。经过抢救,均已脱离危险。医生表示,此类事件往往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专家介绍说,夏季高温天气使人出汗多,体内电解质及水流失多,造成脑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失常。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情绪中暑”的主要表现有:一是情绪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三是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专家介绍,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原本就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发生“情绪中暑”的概率更高。

【延伸阅读】

如何给情绪“降温”?

“情绪中暑”的症状如果过于严重,势必会影响到工作和人际关系。那么,怎样预防“情绪中暑”呢?据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境由心生,做情绪主人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遇事冷静三秒钟,进行“冷处理”。情绪不稳定时,多做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练习,做做“心情放松操”,来转移焦躁情绪。

■学会倾诉,调整心态

日常生活中,多和家人、朋友倾诉聊天,敞开心胸,打开心结,虚心接受朋友和家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很有助于排解紧张、压抑、烦躁等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做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即使在高温天气,也有助于转移不良的情绪。人的兴趣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少。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越不容易陷入情绪低谷。

■喜怒有度,行动宜缓

老年人或过于肥胖的人,行住坐卧尽量保持较慢动作,保持呼吸平稳,身心舒展放松。对于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健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