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从阵痛中走出来”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从阵痛中走出来” ——云南鲁甸地震两周年记 两年时间,曾经遭受6.5级地震的云南鲁甸灾区,“破碎”的旧貌已换新颜。 记者实地回访鲁甸县、会泽县等重灾区,当初受灾的群众积极进行着恢复重建,过上了新生活,也就有了新期待。 一 又是一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从阵痛中走出来”

——云南鲁甸地震两周年记

 

  两年时间,曾经遭受6.5级地震的云南鲁甸灾区,“破碎”的旧貌已换新颜。

  记者实地回访鲁甸县、会泽县等重灾区,当初受灾的群众积极进行着恢复重建,过上了新生活,也就有了新期待。

  一

  又是一年花椒收获时,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河两岸一片绿意,漫山的青花椒挂满枝头,散发着一阵阵辛香。对村民们来说,花椒不仅仅是地震来时的“救命树”,更是灾后重建的“摇钱树”。

  8月上旬,龙头山镇营盘村营后社的陈富娇和家人正在家旁的花椒地里采摘花椒,她手指麻利灵活地在花椒枝叶间穿梭。2014年8月3日地震发生时,她和家人正在山上摘花椒,因此躲过了一劫。

  “花椒产量比去年好。” 龙头山镇副镇长李欣告诉记者,今年雨水好、管护好,花椒长势不错,全镇6.3万亩花椒丰产丰收,“眼下每公斤能卖到56元左右,满山的花椒树成了灾区群众的致富树。”

  泽县纸厂乡江边村村主任李立安也告诉记者,此地把核桃、花椒、绿化“三棵树”产业与灾后生态修复结合,确保核桃一项就能为全乡人均年创收5000元以上,力争通过2至3年的发展,让灾后重建的新村庄都坐落在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中。

  鲁甸县尚属贫困之地,截至今年5月,全县还有8个贫困乡镇、6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人。该县按“培育一批、发展一批”的要求,把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花椒、核桃、苹果、樱桃等高原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5年,鲁甸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6.72亿元,同比增长5.5%。

  二

  “现在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我们年收入3.8万元,今年估计能上4.5万元呢。”陈富娇开心地笑着说,“两年前的地震让家里损失惨重,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从阵痛中走出来。”

  走在龙头山镇的乡村,残垣断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两层楼房,水泥硬化的村道整洁美观,充分利用山、水、林、田等条件,安置点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了旅游小村的模样。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鲁甸地震灾区除民房外其他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开工1743个,其中完工652个,这些项目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程、交通和水利工程等。

  位于鲁甸地震震中的龙头山镇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等,都在去年9月1日就开始使用。其中,龙泉中学的新校园占地70多亩,除了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楼、图书馆,学校还修建了体育馆、足球场。

  三

  纸厂乡是会泽县“8·03”地震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两年后,当记者再次来此采访,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小路沟村和江边村的集中安置点,平静安宁,很难想象这曾经是地震重灾区。在小路沟村河坎小组集中安置点旁,59岁的潘文才和村里的几个妇女边洗衣服边聊天,“我两个儿女都在这里重新建房,我现在想在哪家住就在哪家住。” 潘文才说。

  村民尹长英也在小路沟集中安置点盖了一幢小平房,开了个小商店。“一天有几十元的收入,补贴家用。”她脸上略带羞涩,又写满了笑意,“等房子装修好,打算把商店开大一点,多挣点钱。”

  在迤车镇迤北村老街子小组,村民魏江宝家在去年3月搬进了新的抗震房里,属于第一批搬新居的受灾群众。他的家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政府补助他4万元,建起了一幢160平方米的砖混房。“以前住的土坯房脏乱差,不安全。现在住在坚固的新房子里,既干净又舒适,又不担心地震。”

  “我现在靠跑运输挣钱供孩子们上学,也还想着在新房子上加盖一层。” 魏江宝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中工网记者 黄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