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上半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66家市场主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8月4日,武汉邮科院在湖北省科技大会上公布,该院实验室近日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达到每秒400T。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这是邮科院3年来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光谷)因“光”而诞生的创

  8月4日,武汉邮科院在湖北省科技大会上公布,该院实验室近日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达到每秒400T。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这是邮科院3年来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光谷)因“光”而诞生的创新活力再次呈现。

  30年来,光谷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之路,从“一条街”到“一座城”,从“一束光”到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聚格局,从一颗创业种子到4万家企业聚集。据统计,通过汇聚全球资源,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104家在光谷布局,700多家外资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兴业。上半年,光谷新注册市场主体8166家,增长42%。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66家市场主体,累计注册企业逾4万家。

  如今,光谷的五大主导产业4个实现产值过千亿元,其中光电子产业442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1156亿元,节能环保产业1071亿元,高技术服务业2121亿元,生物产业802亿元。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武汉天马、联想、华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存储器、显示面板、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的产业领域蓬勃发展。

  光谷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复制推广的光谷创新之路。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光谷过去30年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持以及大批高校院所的智力“基因”输出。

  武汉东湖地区拥有81所高校、120万大学生、60多名两院院士,每年创造大量科研成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光谷近年推进了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改革创新。

  去年3月1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光谷基本法”,让光谷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上,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下放审批权和改革创新的容错免责,成为最大亮点。这部“光谷基本法”彻底破除了对创业者的束缚,让他们放手去干,放心一搏。据介绍,依照条例,光谷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至少70%归项目完成人。去年6月,光谷全面取消或调整3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将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瘦身至86项,精简幅度近60%,实现“企业审批办事不出园区”。

  2013年休学创业的“90后”武汉大学生付小龙,如今已是市值6000万元公司的CEO。在学校孵化器,他成立了公司;在光谷大学生创业中心,他有了办公场所。创业路演时,他一举获得1000万元的投资。

  付小龙感受最深的是宽容,容纳他们的不再是狭窄的宿舍和周围异样的眼光,而是咖啡馆、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

  光谷的吸引力在“光”,更在“谷”。只有海纳百川的“谷”,才能聚集八方的创新人才。近年来,东湖高新区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目前,已聚集2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23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3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人才为东湖高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新区专利申请量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累计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290多项。

  为鼓励机制创新,光谷设立5亿元代持基金扶持股权激励。2014年,光通信巨头烽火通信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732名骨干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获得激励。目前,这是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央企股权激励计划中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

  截至目前,光谷已安排1.26亿元专项资金,扶持烽火通信、长飞光纤等10家企业完成股权激励,帮助超过1000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获得公司股权。实施股权激励后,多家高科技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烽火众智去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华工赛百当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约为上年的3倍。

  2014年12月,光谷又借鉴美国、以色列等国经验,推出“创业十条”先行先试新政,每年发行5000万元“创新货币”。这种科技创新券,类似日常消费中的优惠券,企业可凭此券向光谷的30家“智库”买专利成果或委托研发,使用范围包括国家级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等。

  这是政府财政资金分配模式的又一次创新。过去企业找政府要补贴,都是通过项目评审制,仅少数企业能受惠,现在则化整为零成了普惠制。而闲置着大量科技成果的工业研究院,“接单”积极性也将盘活。“黄金十条”“创业十条”“互联网+十条”“众创空间五条”等一系列新政,加速释放光谷创新创业活力。

  去年,光谷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58万件,其中9000余件为发明专利,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640户。按照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规划,到2020年,光谷将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全面建成自由创新区,企业总收入实现3万亿元。到2049年全面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经济日报记者 郑明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