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 4方面12领域推进改革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据新华社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 《方案》明确了共青团中央改革的指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

  《方案》明确了共青团中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从四大方面、12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方案》要求,以团中央改革为牵引,加强统筹指导,带动地方各级、各领域共青团在党委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形成以上率下、全团抓改革的工作局面。

  回顾

  上海试点探索 团中央改革方案有体现

  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提及“改进团中央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完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增强团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代表性,在团中央领导机构中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参照上海等地先行先试的经验,此次团中央改革方案中都有所体现。

  试点明确提出改进领导班子结构

  2015年底,经中央深改小组审议批准后,上海、重庆两地着手群团改革试点,为改革探路。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上海在试点中明确提出改进群团领导班子结构,实行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破除行政化,增强班子活力,更加注重从体制外、从基层一线、从普通青年中选拔关键岗位负责人。改革前,领导班子配备基本以专职为主;改革后,副职相对减少,新增兼职、挂职的副书记等。2016年2月,共青团上海市委第十四届七次全会产生的共青团上海市委领导班子中,包含团市委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3名。其中,担任挂职书记的史逸婵来自基层社会组织,还不到30岁,引起外界关注。

  南都记者查阅了从1993年共青团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选举产生的领导班子,发现共青团中央领导班子由一位书记处第一书记和六位书记处书记构成。其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为正部级,排名第一的书记处书记为副部级。同时,所有成员均为专职,没有兼职和挂职人员进入领导班子。

  试点增设兼职、挂职领导干部岗位

  南都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团市委机关的编制精简了30%,团市委机关的领导干部中还增加了挂职、兼职副书记,此外还从基层、企业是单位、青年社会组织中遴选团市委、团区县委机关专职干部。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的多项探索尝试,在此次团中央改革方案中都有所体现。

  探索一:团市委机关精简人员,充实到基层。按照上海的改革方案设计,团市委机关编制精简30%,按“减上补下”、“补缺口、强一线”的原则,精简出的27个编制,下沉到青年工作任务较重的大口团工委、团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县团组织和青年集聚的园区,充实工作力量。公开报道显示,到今年上半年,上海团市委机关编制压缩、充实基层力量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探索二:团的专职领导干部更多从基层选任。上海还提出,要让基层一线人员在共青团代表大会代表中占80%以上,在全委会委员中应占50%以上,在常委会委员中应占30%以上的比例。今年,上海团市委便启动从基层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青年社会组织中遴选团市委、团区县委机关专职干部,以此提高基层优秀人员的占比,引入新鲜血液。

  探索三:增设兼职、挂职领导干部岗位。除了团市委机关“瘦身”,让此前机关的干部下基层、从基层选出优秀人才补充进来,上海还在团市委机关领导岗位中,新辟出兼职、挂职领导干部的岗位。今年4月,上海团市委四位挂兼职副书记的亮相引人关注,其中三位兼职副书记没有行政级别,不拿团市委的工资,也并非公务员。

  探索四:工作内容“接地气”,更强调服务青年。上海在改革中还通过改革团市委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让团市委的工作更“接地气”、更着眼于服务青年。比如根据当下青年人基本上都是网民的特征,上海要求团的工作也要网络化,组建团务工作平台对团员进行管理,搭建网络活动平台、网上服务维权平台,组织青年活动、帮助解决青年人实际问题。南都记者程姝雯陈磊

  共青团中央改革措施

  改进团中央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完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增强团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代表性,在团中央领导机构中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

  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大会发言制度、团中央委员会向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

  完善全委会委员议事建言机制,建立委员重点发言制度、委员提案制度;更好发挥常委会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改革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实行工作力量“减上补下”,团中央精简机关行政编制,补充相应数量的挂职干部,带动省级团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精简编制、充实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改革团中央直属单位等。

  改革团中央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

  不拘一格从党员、团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建设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团中央机关干部队伍;

  改进机关干部选任交流,注重人岗相适,不搞年龄层层递减,从严选拔专职干部,挂职、兼职干部在机关所任职务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

  完善机关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评价权重等。

  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建立团内外资源区域化统筹配置机制,形成共青团工作品牌体系;

  开设直接面向青年的活动场所,适应青年的作息特点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升服务能力;

  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

  改革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建设“团干部 社工 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等。

  加大党委和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推动把团建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团建工作占一定比重;

  建立抓落实的督导机制,对省级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把“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推动党组织将推优纳入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健全政府协调工作机制,制定青年发展规划,各地制定相应规划,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