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桑拿模式”继续 烈日骄阳下新区劳动者在坚守最新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天津北方网讯:进入7月,新区便开启高温模式,尤其是进入中伏以后,整个城市如同一座桑拿房,不少人都纷纷躲进了室内不敢出门。在人人都恨不得喝着冷饮,躲在家里“葛优瘫”的时候,在新区的各个角落却仍有一些人为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新区市民的生活而坚守着、

  天津北方网讯:进入7月,新区便开启高温模式,尤其是进入中伏以后,整个城市如同一座桑拿房,不少人都纷纷躲进了室内不敢出门。在人人都恨不得喝着冷饮,躲在家里“葛优瘫”的时候,在新区的各个角落却仍有一些人为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新区市民的生活而坚守着、忙碌着……

  天气预报本周“桑拿模式”继续

  本周,滨海新区仍将以多云天气为主,周初三天较为闷热,周五夜间到周六白天将迎来一场雷阵雨,届时闷热天气才能得到缓解。

  滨海新区气象局最新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今天新区将在“桑拿模式”中迎来8月。与上周的天气相比,温度稍有下降,但“高湿”的特点仍很明显。目前来看,本周的最高气温都在29℃至30℃,但受周初降雨影响,未来三天湿度偏大,所以闷热的程度更甚。周五前后,新区又将迎来一场雷阵雨,届时闷热的程度又将得到暂时的缓解。

  建筑工人“钢管森林”中的舞者

  日前,记者走近高温下“钢管森林”中的舞者。7月31日,记者来到新区重点民生工程——滨海新区档案馆的项目施工现场时,全副武装的钢筋架子工们,头戴安全帽,身着长衣长裤,再配备标准的胶皮手套和胶底防滑鞋,三两一组地只顾埋头干活,任凭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而下。

  “室外温度达到30℃,脚手架的钢管温度一般会在50℃以上,长期接触,双手根本受不了,只能戴手套。”来自湖北的架子工小王一边低头忙乎手里的活,一边回应着记者的提问。

  休息的间隙,从事十多年架子工的陈师傅一连猛灌了好几大口水,然后摊开已经布满死茧的双手,指着忙碌的工友说:“这个活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有时,虽然知道钢管滚烫,但一些小零件的拆卸组装,必须徒手完成。所以,受伤、结茧都是没办法的事。”

  滨海供电确保百姓“清凉度夏”

  伏天暑热难耐,津城迎来用电高峰。记者从滨海供电了解到,滨海供电200余人的应急和保电队伍每天坚守岗位,全天候待命;入伏以来,黎明服务队每天接到报修工单110余件。

  黎明服务队队长张黎明介绍说:“现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开关停用、跳闸等现象。排除一些施工、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居民家中停电的概率很小,万一有恶劣天气影响电力设施,我们会第一时间出动抢修队伍,确保最短时间恢复供电。”

  夏季家家户户开空调,再加上其他电器的使用,易造成户内电力负荷过大导致停电等异常现象。电力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夏季空气潮湿,如不慎电器受潮,应立即切断电源。市民在家中要检查插头、插座是否安全可靠、已损坏的不能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要及时更换,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更要注意这些问题。如果发生故障,请拨打95598,滨海供电将及时出动抢修人员上门服务。

  环卫工人保护城市卫生环境

  “高温对环卫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必须时刻坚守在户外的岗位上,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泰达环卫公司生活区王队长说,面对高温,环卫工人作业还是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办法。“工作的时间最早是凌晨4点。在高温时节,我们会趁早上的凉爽时段把‘大活’干完。”所谓的大活,是指经过一晚后,比较严重的路面污染。夏天里,主要指晚上路边露天烧烤残留的垃圾,或者早餐后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抢时间点,科学安排作业。”

  据王队长介绍,平时,在完成一早的集中清扫外,工人就会在自己负责范围,循环在路面上巡察。“碰上高温天气,汗哗啦啦地流。”王队长还借本报向市民呼吁:希望市民可以自觉爱护我们的环境,尊重工人的劳动成果,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公交车“医生”保证乘客凉爽出行

  昨天下午3点,记者到达滨海新区公交集团维修车间时,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但在户外稍微走动几步还是会浑身冒汗。“双牛,快来看看这辆车什么毛病?”一辆待修公交车开进来,维修车间一班班长高兵连忙招呼同事一起给公交车“查体”。打开车尾发动机舱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刚熄火,发动机得超80℃,油管、水管都碰不得,但是这车如果着急发车的话,不管多烫也得上手检修,如果不着急发车,最少得两个小时,温度才能降下来。”高兵一边用衣袖擦擦被汗水煞疼的眼睛,一边凑上前去查看。

  昨天虽是休息日,但前来维修的车依然很多。据高兵介绍,对于他们来说,消耗量最大的装备就是线手套。机滤、柴滤漏油,经常不到一天,整双手套就油透了。尤其是离合器泵漏刹车油,对手烧伤严重,脱下手套后,皮肤都烫皱巴了。

  车间工人一直与“火花”做伴

  记者近日来到天津中际装备的生产车间,走近高温下坚守一线的电焊工人。

  “焊接时,四处飞溅的火花很容易烫伤皮肤。”电焊工毛刚告诉记者,夏季气温再高,他们也是全副武装,工作服、厚手套、防扎鞋、护目镜、安全帽、防护面罩一个也不能少。此外,焊接点瞬时产生的高温还会传导到工作站立的钢板。站在这样的钢板上工作,记者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炙烤”。“焊接这项工作非常考验耐心。”记者注意到,毛刚多数时只能半蹲或者弯腰工作。

  只是短短几十分钟,毛刚脸上早已汗如雨下,身上的衣服也已湿透。“高温下哪份工作不辛苦。既然我选择了从事焊接,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做好。”说完话,毛刚在短暂的休息后又戴上安全帽,向滚烫的焊接件走去。(北方网编辑张晶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