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绵阳:搭平台筑巢引凤助推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最新消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军民融合是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全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的当下,承担全

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军民融合是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全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的当下,承担全省“全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中心的重任,绵阳将如何集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做强军民融合智力支持、助推创新人才汇集地建设,是绵阳耕好军民融合的“试验田”,做好全面创新改革的“排头兵”,实现飞速发展的最有力的引擎。“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近70万人,但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还远远不够。”市人才办副主任范付忠近日告诉记者,要做强军民融合智力支持,探索构建人才集聚体系是关键。“就是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利益分配杠杆,激活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出台《关于扩充绵阳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形成“1+16”人才政策体系,新建立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体系,实施了顶尖产业项目团队最高可给予2000万元资助,给予高层次人才个税补贴,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引才荐才并给予补助(奖励)等一些列举措,健全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多措并举聚人才。”范付忠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好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特区和战略研究智库;加快建设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绵阳科技城分市场,大力引进前沿科技研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专家团队;发挥好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和人才智力优势,成立“‘一带一路’教育培训中心”,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人才培训。

以求贤若渴之决心,不拘一格揽人才。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市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办理办法》、《引进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人才引进服务措施不断完善。

“我市还将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范付忠告诉记者,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能够让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企业技术攻关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用好用活每年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的战略合作,努力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产业工人。同时,依托中物院筹建绵阳科技城大学,依托在绵高校办好西科大国防科技学院等一批军民融合院系及专业,培养一批军民融合方向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以强化服务为保障,优化环境留人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求贤若渴的绵阳,将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实力留住人、用感情凝聚人,以优质的服务温暖人,倾心为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我市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股权激励试验,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据该负责人介绍,同时,将鼓励国防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才向企业研发生产一线流动,最大限度为科技人才“松绑;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做好优秀人才在绵落户的各项工作,保险接续、就医和子女就学等保障,让他们放心、安心、舒心在绵阳发展。(赵烨 绵阳日报)

原标题:搭平台筑巢引凤助推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