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产业扶贫拓宽就业路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7月25日,走进台前县打渔陈镇枣包楼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晨晨服饰,数十名村民正在服装加工线上紧张工作,缝纫机的嗒嗒声响成一片。 “在厂里上班的员工有90个人,其中贫困户就占四成以上,这可是精准扶贫的典型。”打渔陈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自豪地说

  7月25日,走进台前县打渔陈镇枣包楼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晨晨服饰,数十名村民正在服装加工线上紧张工作,缝纫机的嗒嗒声响成一片。

  “在厂里上班的员工有90个人,其中贫困户就占四成以上,这可是精准扶贫的典型。”打渔陈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自豪地说。晨晨服饰以生产、加工、销售男士衬衣为主,年加工衬衣50万套,主要销往浙江嘉兴等地。该基地自今年6月份投产以来,已为枣包楼村以及周边的田?囟选⑼跆谩⒁?那里、枣梨河等村的38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既能自己挣钱,又能带动乡亲们脱贫,这样的生意没人不愿意干。”晨晨服饰的老板焦限宪说。焦限宪是个“80后”,前几年一直在浙江创业,也曾开办过服装加工企业。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用工成本、厂房租金的增加,焦限宪在浙江的服装加工企业创造的利润逐年下降,企业转移成为摆在焦限宪面前的头等大事。

  就在焦限宪四处寻找企业转移地的时候,台前县开展的产业扶贫行动让他看到了曙光。按照规划,台前县将安排扶贫资金1.165亿元,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羽绒及服饰、汽车零部件、传统养殖等特色产业,倾力打造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加快形成覆盖贫困乡村的就业增收网络。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门路的作用,台前县还拿出专项资金,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进行奖励补贴。

  “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谁看了都心动。”今年5月份,在和镇、村两级干部对接后,焦限宪当即拍板,决定关停浙江的服装加工企业,回老家枣包楼村重新开办一家服装加工企业。

  令焦限宪感动的是,在企业建设过程中,打渔陈镇不仅安排专人分包这一项目,还代为办理了不少手续。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焦限宪的服装加工厂就投产运营了。

  “党和政府给俺解了难题,俺也得有所表示。”在招工过程中,焦限宪明确提出贫困户优先录用,最终使得38个贫困户在此顺利就业。枣包楼村的刘冬华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2岁的刘冬华前几年一直有病,为了给她看病,家里欠下不少外债。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刘冬华也想找个活儿干,一来补贴家用,二来尽快甩掉贫困户的“帽子”。但由于周边没有多少企业,再加上自己年龄偏大,刘冬华几次求职屡屡碰壁。当听到晨晨服饰招工的消息后,刘冬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报了名,不承想她却第一个被录用了。晨晨服饰采取的是计件工资模式,由于第一次当“裁缝”的刘冬华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太高,每天的收入也就四五十元,但这已让刘冬华高兴不已。“以前一毛钱不挣,还光往外花钱,不穷才怪呢!现在好了,别看一天就挣几十块钱,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照这样下去,俺家贫困户的‘帽子’也该到头了。”刘冬华如是说。

  和刘冬华一样,打渔陈镇周庄村20余个贫困户也尝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甜头。原来,周庄村有一家灯笼加工厂,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但受资金、规模的制约,这家灯笼加工厂的用工数量并不多。今年年初,这家灯笼加工厂的负责人吴越军参加了台前县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后,也尝试着把自己生产的灯笼放到网上进行销售。消息刚一发布,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看到这一情况,吴越军就有了扩大产能的想法。当得知县里正在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并对安排贫困户就业的企业有扶持政策时,吴越军扩能升级灯笼加工厂的劲头更足了。

  说干就干。在仔细研判市场行情后,吴越军迅速建起了一个新的生产车间,并为本村的20余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越军这儿干活,不影响干家务,不影响接孩子,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这样的好日子搁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过不了几年,俺也就能奔小康了。”贫困户黄凤英激动地说。《濮阳市“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有关政策

  企业在乡、村设立精准扶贫就业点,可获得财政扶持、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等三项政策支持。

  财政扶持。对直接到乡、村新建精准扶贫就业点的企业,每建设一处精准扶贫就业点,由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建点补助。在乡、村的现有企业扩建精准扶贫就业点并达到标准的,享受同等政策。对于建设规模较大、带贫效果显著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补助。

  同时,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由县区财政给予奖励。具体标准为:带动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收入在1.8万元以上的,给予0.5万元奖励;带动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收入在1万元至1.8万元的,给予0.3万元奖励。

  2016―2019年,市财政每年度列支2000万元。其中,濮阳县1500万元,范县、台前县各1000万元,清丰县800万元,南乐县600万元,开发区100万元,用于奖补带贫企业。

  金融支持。如果在乡、村设立精准扶贫就业点的企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除享受财政扶持政策外,优先享受产业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具体贴息办法按照《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各县区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执行。

  技术培训。在乡、村精准扶贫就业点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有关部门免费进行岗前培训。中央、省财政资金不足部分由市、县区财政补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