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官方如何监管?网约车新政落地济南 这些细则待定最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7月28日,国家层面出租车改革和网约车管理的相关意见和办法出台,只是先出了大体框架,之后各地政府将拿出本地细则,掀起轰轰烈烈的“政策落地潮”。 济南是否会限定网约车数量?目前庞大的网约车将如何“漂白”身份?济南对“网约车”车辆有啥具体标准和营运

  7月28日,国家层面出租车改革和网约车管理的相关意见和办法出台,只是先出了大体框架,之后各地政府将拿出本地细则,掀起轰轰烈烈的“政策落地潮”。

  济南是否会限定网约车数量?目前庞大的网约车将如何“漂白”身份?济南对“网约车”车辆有啥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记者从济南市客管中心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对新政进行研究,下一步将结合济南市情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焦点1 济南网约车司机和车辆咋合法化?

  按照要求,要想成为网约车司机,要具有3年以上驾龄、身体健康、初中以上学历、3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等前提,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试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证,并且要进行人车“对接”,避免出现人车不匹配的现象。但是对于司机,各地城市人民政府还可以规定其他条件。对于网约车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由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这将给予地方更多选择权。

  下一步,济南将如何根据市情制定济南版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准入标准?网约车的运输证和驾驶员证如何考取和颁发?这些问题都需要济南作仔细权衡考量。

  焦点2 本地客管部门对网约车将咋监管?

  没有营运许可等相关证件手续的网约车,均被视为“黑出租”,将会被查处。济南在今年上半年查处的350余辆黑出租中,有超七成为网约车,且疑似车辆中没有一辆有合法手续。

  当网约车合法化后,对于车辆、人员及网约车平台,客管部门将如何管理,是与传统出租车和企业一视同仁,还是出台针对网约车的专门办法?

  有交通专家表示,因为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运营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区别,预计未来也会进行分类监管。

  焦点3 乘网约车,确保安全具体咋操作?

  前一段时间,网约车安全事故频发,将这一出行模式推至风口浪尖,其安全问题备受质疑,各大网约车平台也纷纷推出司机准入、设备改进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就安全性来看,传统出租车似乎更胜一筹。新政落地后,网约车的安全系数能否提高,乘客权益能否更有保障,同样备受社会关注。

  焦点4 网约车收费会有政府指导价吗?

  新政指出,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

  所谓市场调节价,是指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此前网约车平台实施的均为根据大数据收集确定的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等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目前济南的传统出租车实行的则是政府定价,是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等,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网约车合法化经营后,具体实施的价格将是多少,与传统出租车差距有多大,将直接影响市民的出行成本。

  焦点5 济南的网约车数量是否会管控?

  新政提出,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车辆所有人或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按相关条件审核后,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城市人民政府对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之前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提出,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配置数量有规定和要求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其规定和要求,对车辆发放《道路运输证》。新方案删除了这一表述,但并不意味着网约车数量管控就将被放开,因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也就是说,是不是给现存网约车都发证、总共发多少证、各家平台怎么分、对哪些车发证,将由各地政府决定。

  目前,济南面对着拥堵的困境,路面交通压力较大,无限制的网约车数量将会缓解打车难,但也会增加小汽车总体出行规模,是否会管控网约车数量,将会成为一个关注焦点。

  相关新闻

  对话“专车第一案”当事人陈超——

  看好新政不认为会影响判决

  备受关注的专车第一案经多次延期迟未宣判,不少人认为与专车新政迟不出台有关。新政既出,专车第一案是否意味着即将尘埃落定?28日,记者联系到专车第一案当事人陈超,他表示,新政出台意味着对专车市场的放开,应值得肯定。但他认为,新政并不会对专车第一案的判决造成影响。

  2015年1月7日,济南专车司机陈超驾驶私家车,使用滴滴打车软件接客,将两名乘客从八一立交桥送至济南西客站,被济南市客管中心的执法人员认定为非法运营,罚款2万元。因不服处罚决定,陈超向市中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济南市客管中心撤销处罚。该案于2015年4月15日由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开庭审理,历经四次延期后,至今依然在审理中。

  历时一年多,面对新政的颁布,陈超似乎更显淡定。他表示由于工作太忙,还未来得及对新政仔细研究,“大体看了一遍,主要还是肯定的,政府对私家车总体是放开的。”他坦言,专车第一案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基本很少开专车了,偶尔会开一下顺风车。”新政对判决会不会有影响?陈超认为,专车第一案是发生在新政颁布前,“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至于为何迟迟不判,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随后,记者联系陈超的代理律师李文谦,他表示,对于陈超的案子,他们一直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目前从出台的新政来看,我们持续保持乐观的态度。”而对于很多外界人士猜测该案之所以不判是因为新政尚未出台,李文谦表示对此不便发表意见,“但新政本身对网约车这种出行方式还是积极肯定的,这确实也是我们持续保持乐观的一个理由。”李文谦认为,此次新政的出台,对于整个出行市场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促进了互联网+出行,回归了市场主导,使网约车从法律的“灰色地带”走到了阳光下,使得大家出行更加高效和便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