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华谊兄弟多元化布局或失主业阵地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近日,华谊兄弟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盈利2.52亿~3.78亿元,净利润下滑25%~5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光线传媒等几大影视公司业绩都同向上升。此番华谊兄弟业绩骤降也被业界解读为公司“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主业发展不利。 自2014年华谊兄弟宣布“去电

    近日,华谊兄弟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盈利2.52亿~3.78亿元,净利润下滑25%~5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光线传媒等几大影视公司业绩都同向上升。此番华谊兄弟业绩骤降也被业界解读为公司“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主业发展不利。

    自2014年华谊兄弟宣布“去电影化”开始,华谊兄弟开始多元化布局,电影、游戏、实景娱乐成为其“三驾马车”。 是否因为这种泛娱乐化布局致使公司业绩下滑?在业界权威人士看来, 近两年华谊兄弟虽然在自身业务上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却失去了在电影市场原有的地位和份额。

    也有人士指出,华谊的主业其实并没有被分食,只是多元布局需要耗费更多资金,因此显得业绩不佳。

    对于公司业绩下滑以及“去电影化”多元转型等系列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华谊兄弟相关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公司相关方面未予以回复。

    上半年业绩下滑25%~50% 华谊称因去年业绩太好

    7月13日,华谊兄弟发布其2016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万元,净利润预计为25194.83万元~37792.25万元,根据公司2015年财报,2015年上半年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5亿元人民币,因此2016年同期预计下降25%~50%。在业界看来,这也将成为华谊兄弟自2009年公开上市以来,跌幅最大的半年。

    而与竞争对手上半年业绩预告相比,华谊兄弟业绩下降则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总票房43.4亿元,预计盈利3.1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277%~302%。截至7月15日收市,光线市值达到352亿元,已逼近华谊的381亿元。

    华谊的其他竞争对手也处于同向上升趋势。华策影视预计上半年盈利2.51亿元至2.95亿元,同比增长15%至35%;新文化预计盈利1.12亿元至1.26亿元,同比增长2%至15%;而唐德影视预计盈利0.55亿元至0.67亿元,同比增长0.99%至23.03%。

    华谊兄弟在报告中其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电影《天降雄师》《奔跑吧兄弟》《失孤》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另外,公司参投于2016年6月18日上映的《魔兽》创造了人民币14.7 亿元票房收入,但因参与全球分账,确认收入时间较长,在上半年尚未形成分账收入。

    虽然在上半年的电影作品乏善可陈,但华谊兄弟表示,根据今年公司经营计划,主要影视剧项目《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等预计在2016 年下半年发行上映。

    “华谊下半年上映的影片,难道每一部影片都能创造很好的票房吗?”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黄国锋认为,电影是一个高风险的文化商品,票房可以预测,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华谊将重磅影视项目在下半年发行作为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并不妥当。

    根据CBO实时票房的数据,华谊兄弟下半年发行的《陆垚知马俐》在7月19日被拉下了票房榜首,排片率也从此前的20.93%下降到15.57%。另外,被寄予厚望的重磅影视项目《摇滚藏獒》也表现不佳。投资金额高达约3.34亿元人民币的《摇滚藏獒》,在首映当天票房却仅为349.4万元,在部分院线的排片甚至一度低至0.51%,排行倒数。公司票房表现并不理想。

    不仅如此,《摇滚藏獒》由于全国发行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排片不佳,华谊兄弟两位高管被降职。在黄国锋看来,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失败与发行确实有很重要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在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摇滚藏獒》票房较低,主要在于影片属于偏文艺类的音乐IP,本身并没有很强大的受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华谊决策层缺乏对于电影票房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在电影板块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不够。

    “今年电影市场整体大势不好,而暑期档已过一半,现在看来也没有给人能够突破600亿元票房的信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谊想要冲破电影市场可能会有点吃力。”黄国锋表示。

    “去电影化”或使公司业绩承压

    据了解,自2014年失去在民营电影公司票房第一的位置后,华谊兄弟的电影就持续下滑。相关数据显示,其2015年的电影票房收入在国产电影票房中的市场份额下滑至4.5%,而今年也仅占7%。

    对此,文娱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华谊兄弟除了上半年没有主力作品这一内因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外部竞争加剧,来自互联网领域和各种影视创业型机构的大量入侵,在某种程度上对大涨的票房形成了“分账”效应。“华谊的解释其实是在有意遮掩其多元化布局的战略意图,继续误导外界将其简单定义为一个不务正业的电影公司。”

    早在2014年,王中军就曾公开宣布华谊兄弟要“去电影化”,尽量摆脱公司对电影产业的依赖,不断促进游戏、互联网娱乐业务的发展,全面发展自身的产业链。

    实际上,华谊的最大利润主要得益于投资,特别是对游戏、互联网娱乐等泛娱乐领域的成功投资。2015年年报显示,在电影票房下滑同时,华谊兄弟却实现营业总收入39亿元,净利润为9.8亿元,在上市影视公司中盈利第一。黄国锋认为,作为上市公司要向股民交代,背负很大收入压力,华谊进行和自己战略相匹配的收购、并购动作来进行市值管理,这很正常。

    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被华谊兄弟称为“三驾马车”战略。张书乐分析认为,电影目前在整个泛娱乐产业中,只是最吸睛但在盈利能力上并不最强的一环。“多元布局需要耗费更多资金,因此显得华谊业绩不佳。这只是短线问题,从长线角度看,仍然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华谊兄弟在“去电影化”战略下,不仅票房下滑,在发行方面也是差强人意。

    年初,原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叶宁加入华谊,担任华谊兄弟影业CEO,并同时成为华谊兄弟集团的副总裁、董事。王中磊表示,叶宁的主要任务将是加强华谊的电影开发能力和发行能力。

    对此,张书乐表示,叶宁的加入,目标是帮助华谊逆转发行上的颓势,是借叶宁的人脉,进入正在越来越强大的万达影院体系之中,形成良好的院线输出。但仅仅靠人脉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公司需要开启逆传统发行的模式,深入研究线上线下活动推广的更多形态,打破国内电影行业,不要总是发布会、首映礼、红地毯的营销僵硬形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