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在部队教课的那些日子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杨村师范学校当老师的我,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去附近部队文化补习班教现代汉语,和我同去的还有学校教数学、物理的几位老师。因为从小就对解放军有一种崇敬的感情,所以接受任务之后我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心想,去那里上课一定会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杨村师范学校当老师的我,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去附近部队文化补习班教现代汉语,和我同去的还有学校教数学、物理的几位老师。因为从小就对解放军有一种崇敬的感情,所以接受任务之后我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心想,去那里上课一定会像电影里文化教员给战士们讲课似的简单、过瘾。去了以后我才知道,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不仅任务特殊,教课对象特殊,而且他们带给我的感动也是别样的。

  文化补习班的学员有80多名,都是四十岁左右、连以上的干部。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一年的补习使他们提高到高中文化水平。他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高中没上完,有的根本没上过高中。教课时要从基础讲起,还要兼顾进度和不同人的接受程度。是否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我心里还真没底。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扛枪的人学起文化来也如打仗一样,真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认真劲儿。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教室是部队原来文艺表演队的小礼堂。我一走上讲台眼前就齐刷刷站起一片“绿”。上课时,大家笔直地坐着,聚精会神地听讲,就像刚入学的小学生。教课多年的我,一见这阵势还真有点紧张。记得那天讲的内容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为他们大多是比我年长的军官,所以我没好意思直接提问,而是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让大家思考。“根据定义分析一下,勇敢和勇气,各自是什么词性呢?”谁知我话音未落,竟有几个学员举起手来,我只好请举手最快的那位两鬓有些斑白的“同学”回答。只见他迅速起立,像战士向首长汇报一样清楚响亮地答道:“勇敢,形容词;勇气,名词。回答完毕。”看着他认真严肃的神情,我忍不住笑了。从此,对他们达标有了信心。

  他们课上认真学,课下更是不耻下问。有的军官为了方便学知识,就带着通讯员(新来的士兵文化水平较高)来上课,下课后甘当小学生向他们请教没听懂的问题。而有些学员则追着老师问问题。一位喜欢写古体诗的军官下课后问我:“律诗的平仄规律如何掌握?为什么有些诗句格律不太严谨?”说实话,对这些问题我一时还真回答不出来,只得去图书馆找书重新学习,之后和他共同探讨。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期中考试。考虑这些学员的特殊性,我采取了开卷的方式。拿到卷子后大家都忙着翻书,可有一位高个子学员却皱着眉思索。我以为他没听见考前我说的开卷,就走过去对他说:“开卷考,可以查书。”他笑着冲我点点头,小声对我说:“我知道,但我想闭卷答,想考查一下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不由一动,心想,这是多么特殊的学生啊!他们的形象在我眼前更加高大了。

  一年的文化补习课结束了,我为所有学员都顺利达标而自豪,也为重新认识了这些部队学员而感到高兴。在我眼里,他们不仅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人民遭受灾难时的突击队,在向科学文化进军队伍中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