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骗子混入南昌一药企 学老板口气骗财务转账290万最新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电视剧《潜伏》现实版,在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药业公司上演:广西宾阳男子卢某,潜伏在这家医药公司的QQ群里,学习老板的说话语气,半年后,他抓住老板出差的机会,将QQ相关信息变换后,冒充老板发号施令将290万元汇款至指定账号。 7月18日,南昌县警

  电视剧《潜伏》现实版,在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药业公司上演:广西宾阳男子卢某,潜伏在这家医药公司的QQ群里,“学习”老板的说话语气,半年后,他抓住老板出差的机会,将QQ相关信息变换后,冒充老板发号施令——将290万元汇款至指定账号。 

  7月18日,南昌县警方通报了这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的详情。

   此“老板”非彼老板 汇出290万元后发现上当

  这件离奇的诈骗案,还要从2014年4月份说起。当时,负责管理某药业公司QQ群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了一个入群申请,申请材料里写着“李主任”。

  “很巧合,这个公司有个部门主任姓李,是个男性。”民警说,工作人员以为真的是李主任申请加群,问都没问就通过了验证。

  这名“李主任”加入QQ群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群里主要就是聊工作,也没人在意谁说没说话,是不是本人。”民警说,平日里公司老板也会在群里下达工作任务。

  2014年10月23日,在外地出差的“老板”QQ突然发话,要求公司财务熊某将290万元现金转入一个指定账户。熊某一看说话人员的头像和昵称都是老板的,便赶紧按照“老板”要求,将钱汇入了账户。

  第二天,熊某向回到单位的老板汇报情况,老板大吃一惊,因为他根本没有要求熊某汇款,可熊某坚称是按老板指示汇款,并出示了聊天记录。经仔细对比才发现,虽然“发话者”的QQ头像、昵称与老板一样,也在单位QQ群里,但两个QQ账号截然不同。熊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向警方报案,并试图冻结对方账号,但所汇款项早已被转走。

   诈骗款流入多个账户 一嫌疑人落网

  南昌县警方调查发现,290万元汇入指定账号后,便立即被转至其他30余张银行卡中,这些银行卡的开户行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每张卡的持有人信息都不相同,而大部分持卡人均不知道有涉案银行卡。

  “很多人不知有卡,我们调查发现这些人和这起诈骗案无关。”办案民警说,通过海量的交易信息,他们发现其中一张涉案银行卡在POS机上套现,而这台POS机虽然注册信息是假的,但一直在使用。

  警方在广西宾阳县找到了该POS机的使用者。“正好那里装有监控录像。”民警说,通过调取监控等,套现的为一老一少两名男子,经确认,这两人为该县人员卢某和卢某某,两人是叔侄关系。至此,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两名嫌疑人终于浮出了水面。

  2016年6月2日,南昌县警方在广西宾阳警方的配合下,将卢某某(男,1969年出生,有吸毒史)在老家抓获。

   骗子潜伏群内半年 专门研究老板网聊口气

  卢某某交代,真正的主犯是他的侄子卢某(暂未归案),卢某非常聪明,却不愿意走正道。卢某找到卢某某谈了诈骗想法后,卢某某因有家庭,起初还有些犹豫,但考虑到自己吸毒需要大量资金,便和侄子一起铤而走险。

  2014年,卢某注册了一个新的QQ,专门在网上搜索单位工作群,为了能顺利加进群,他使用一些常见的姓氏冒充部门负责人等,比如李主任、张科长等,如果其所加的单位群确实有这个姓的领导存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管理员往往很容易让他进群。

  进入涉案公司的QQ群后,卢某开始“潜伏”,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并开始研究群成员。“他一般只关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并将单位主要负责人所说的话复制保存下来,用来学习。”民警说,恰好南昌县某药业公司的老板喜欢在群里向下属布置任务,卢某接触该群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这个规律,便全身心地“钻研”这个群。

  用了6个月时间,卢某弄清楚了老板的习惯,他发现老板周末和出差时,布置工作特别多,且群里的员工接到了任务后,很多时候都不会详细询问。于是在2014年10月23日,卢某获悉老板出差后,便用平时学会的老板说话语气,将自己在群里的个人资料改成和老板一模一样,与熊某单聊,要求熊某汇款至账户,并诈骗得手290万元。

   雇佣多名马仔套现并“分红”

  在要求熊某汇款前,卢某不仅仅是“潜伏”和“学习”,还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为了避免被警方发现,他找了包括叔叔卢某某在内的多名“马仔”,以每张银行卡200元的价格,购买了数十张有效银行卡,用其中一张作为“母卡”,在熊某将钱转到“母卡”上后,再将钱转移到“子卡”上。

  每张“子卡”上转入的金额都不一样,多的有60万元,少的则只有2万元。之后,卢某再让“马仔”们拿着子卡去ATM机或POS机上将钱导出,每个取钱的“马仔”,可分到所取金额的十分之一作为报酬,并要求“马仔”们在取钱或者套现时,做好伪装等事项。在ATM机上取钱的,要尽量戴帽等遮挡自己的容貌,在POS上刷卡的,要找不是真实信息注册的POS机。

  目前,嫌疑人卢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南昌县警方刑拘,该案主犯卢某正在全力缉捕中。

   汇款前打个电话核实就可避免被骗

  据悉,通过QQ、微信冒名顶替,骗取汇款的案件还不止这起。去年12月31日,吉安市吉州公安分局接辖区某企业出纳彭某报警称,2015年12月23日其通过网络被一名微信昵称是老板朱某的人加为微信好友后,对方要求彭某以签订供货合同需要支付货款为由向指定公司账户上汇款。彭某接到指令后,未及时核对,轻易将公司账户内的42万元汇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内,直到一周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今年3月29日,吉安警方在深圳罗湖某小区将涉嫌诈骗嫌疑人王某抓获,其家属于4月6日上午至公安机关退回全部赃款。

  警方提醒,单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不轻信邮件、QQ、微信等通信工具显示信息,在汇款前务必当面核实或电话联系确认身份和转账汇款事由。企业也要进一步督促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杜绝财会人员仅凭电子邮件、QQ、微信聊天记录就转账汇款的行为,群管理员应定期清理群内非单位人员,以防出现“潜伏者”。

  文/王离 记者张凯 实习生邹娜妮 杨建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