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福建大学生走基层体验传统文化 智助屏南乡土文化传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图为福大学子屏南街头教唱原创药膳之歌。 尤剑宏 摄 中新网 福州7月17日电 (陈燕)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乡土文化富集,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曲)、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和中国武术文化之乡。今年七月,福建省高校组织数十支实践队下乡开展屏南乡土文化
福建大学生走基层体验传统文化智助屏南乡土文化传承
图为福大学子屏南街头教唱原创药膳之歌。 尤剑宏 摄

   中新网 福州7月17日电 (陈燕)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乡土文化富集,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曲)”、“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和“中国武术文化之乡”。今年七月,福建省高校组织数十支实践队下乡开展屏南乡土文化研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屏南乡土文化传承。

  宁德师范学院学子利用废纸、牙签、竹筷等多种材质制作出木拱廊桥模型,重现古廊桥的高超建筑技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子查阅史料,走访故居,抢救、保护和传承甘国宝文化;福州大学组织11支队伍下乡进行屏南乡土文化的专项调研,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廊桥文化、甘国宝文化、青草药文化、四平戏文化等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屏南廊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印象开源》宣传片、《屏南地区四平戏曲现状及保护分析》调研报告等实践成果。

图为福大学子正在认真测量。 赖永棍 摄
图为福大学子正在认真测量。 赖永棍 摄

   木拱廊桥,科学态度弘扬乡土文化

  “千寻缟带跨沧州,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屏南是著名的廊桥之乡,全县现有木拱廊桥15座,平梁廊桥28座,石拱廊桥18座。7月10日,来自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李文轩来到屏南县长桥镇,开启了一段廊桥文化探索之旅。

  顶着烈日,他实地踩点;冒着大雨,他坚持测量;挑着夜灯,他熬夜绘图。70多个小时,200多处测量点,凝聚成一份极具屏南特色的廊桥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该方案包含7种典型的木拱廊桥类型,辅之以音乐灯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文艺韵味,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一所建筑中所包含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精神。我们以土木人的身份设计廊桥文化主题公园,不但要保证公园的基本功能,更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李文轩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弘扬廊桥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印象开源,技术支持推广乡土文化

  “想要带你岭下开源乱逛,感民风谱传统;开源村里行人来来往往,唠家常话梦想……”7月12日,来自福州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吴怡来到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参与开源版《好想你》MV的录制工作,结下了和开源的不解之缘。

  为了更好地宣传屏南开源的乡土文化,她从技术层面助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印象开源》系列活动的漫漫征程。她不畏辛苦,走村入户采访村民;她勇于创新,利用无人机航拍制作《印象岭下》美丽乡村建设宣传视频;她甚至走遍了岭下乡的孔雀山庄、荷花池、广福桥、广利桥等旅游景点,只为拍摄取景制作《印象屏南》明信片。

  除了传统的宣传助力外,吴怡还和小伙伴们开办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儿童夏令营,诚邀70余名小学生参加甘国宝家风家训朗诵、手绘开源版《清明上河图》、手工教学制作廊桥手工作品、参与“大手牵小手”文艺汇演等活动。“开源很美,我被这里的乡土人情所深深吸引。”吴怡用自己对技术的执著与热爱,助力屏南乡土文化的推广。

图为印象岭下的航拍图。 黄宇明 摄
图为印象岭下的航拍图。 黄宇明 摄

   青草药膳,创意点子宣传乡土文化

  来自福州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廖丽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青草药文化迷,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屏南青草文化,她和伙伴们来到屏南,开启“歌传药草香,情牵药草魂”乡土文化探索之旅。

  她实地调查青草摊、青草市场,探访药医名家甘老先生;她深入乌石村落深山识别青草,拍摄青草药宣传创意图集。为了让当地儿童更好地掌握青草药知识,她以屏南地区青草药为创作灵感,以《虫儿飞》儿歌为创作曲调,自编自创了《药膳之歌》。

  “黑黑的天空低垂,春秋根结夏草蔚;亮亮的繁星相随,浆果初熟花含蕊;虫儿飞虫儿飞,凫公飞凫公飞……”拍着手,哼着调,她在屏南县中心广场上开始了《药膳之歌》的现场教唱。“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屏南的青草药文化。”廖丽玲利用创新点子,为青草药文化的传播献智出力。

  “中国梦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保护好的主要有三个地方,一个是文学古籍,一个是博物馆等保留文物的地方,一个就是农村乡土”,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一教授指出,“农村乡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行一代代的传播,是最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通过挖掘、研究和宣传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更好地助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科学态度、技术支持、创意创新,福建大学生们用智力助攻屏南乡土文化的推广,谱写华丽的文化传承篇章。(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