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办了许可证就有了“挡箭牌”吗? 排放噪声超标仍要查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窗外不到30米的地方就是工地,而且24小时连续施工,发出的噪声让将整个房间“灌”得满满的,家人整夜失眠———昨天,家住同心苑小区的居民周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他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向相关部门投诉,得到的答复是“该工地办过证了”。这令周先生想不通,“

  窗外不到30米的地方就是工地,而且24小时连续施工,发出的噪声让将整个房间“灌”得满满的,家人整夜失眠———昨天,家住同心苑小区的居民周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他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向相关部门投诉,得到的答复是“该工地办过证了”。这令周先生想不通,“那这几个月我们就该忍着?”

  工地日夜施工居民遭殃

  周先生家的窗户外就是鄞州大道,绿树成荫,环境挺好。大约一个月前,他看到鄞州大道从宁南南路到它山堰路这一段被挖开,绿化也给移走了。“当时我还纳闷:不是说刚刚大修不到三年的路不让开挖吗?这里修好才一年吧。”

  半个月前,他的噩梦开始了。“这个工地开始打桩,而且日夜不停。前半夜还好,到了后半夜,声音直往人的耳朵里钻。买来耳塞把耳朵给堵上也不起作用。”周先生说,自己从事的工作要三班倒,这么一来上班都没精神。

  与周先生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居民施先生,他说他们家离工地直线距离不到30米,关着窗户仍能听到巨大的打桩声,看个电视机要把声音调到最大才能听得清,“一家老小根本无法休息”。

  他们向多个部门反映过,还到工地上交涉,工地跟他们说,这是民生工程,已经办过夜间施工许可证了。

  “我们不知道这个证是怎么办出来的。但我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侵犯,谁来负责呢?”施先生问。

  要连续施工两个月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到,鄞州大道这段长约一公里的路,中间绿化带已被围挡围起来,里面有三台打桩机在工作,发出巨大的声响。记者与一名工人隔着围挡说话,要把耳朵侧过来才能听得清。

  该工地是做什么的呢?

  记者从业主方鄞州区城投公司了解到:根据宁波市快速路网远期规划,鄞州大道属于快速路,目前轨道三号线需要下穿鄞州大道,两个工程施工区域有重叠,为了未来减少工程造价及复杂系数,提前考虑同步实施,所以委托轨道办一并实施。

  随后,记者来到该工程项目部,一名姓林的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他们在环保部门办理的《夜间施工许可证》,其中在施工内容一项,写着桩基、混凝土。环保部门的审核意见还注明:加强噪声治理,采取相应的隔声减噪措施,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并向附近居民公告夜间作业有关事项。

  林先生表示,现在他们做的是桩基工程阶段,工期大约两个月左右,因为施工工艺需要,所以要连续施工。在施工之前,他们已与受影响的单位和小区的居委会、物业等部门沟通过,也张贴了告知通知书。

  记者采访前,他们也接到了居民的投诉,已经在采取措施了:在后半夜将机器调到最低挡,让机器的转速降下来,这样声音会小一些。“没有一点噪声也不可能,还请周边居民多谅解。”他说。

  有证也不允许超标排放

  鄞州环保局负责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的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施工单位办理夜间施工证,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从施工工艺上来讲,有些项目需要连续施工,不能停下来;二是因为白天交通管制,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需要夜间运出去;三是有些工程要赶工期。

  发了《夜间施工许可证》就可以随意施工吗?市环保局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地即使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也并非有了“挡箭牌”,一样要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否则,仍属于违法排放噪声。

  “工地在连续施工时,一定要注意采取降噪措施,同时还要多和周边居民沟通。如果居民认为施工单位排放的噪声过高,也可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执法部门如果查证属实,依然会对施工方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理。”该负责人表示。宁波晚报记者边城雨

杜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