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巡警冉庆山的一天:五年如一日,永远在路上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早上8点半,冉庆山与同事就一起出发巡逻了。历山路、文化西路、泉城广

  \

  早上8点半,冉庆山与同事就一起出发巡逻了。历山路、文化西路、泉城广场……辖区的每一处街道、小区、广场、学校,冉庆山都已经不记得走过多少遍。图为冉庆山与同事在芙蓉街巡逻。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

  中午12点,冉庆山匆匆在中队食堂扒了两口饭,便立刻往附近的董奶奶家赶去。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

  “出来一趟得三四个小时,要随时注意沿途有没有异常情况。”冉庆山一边谨慎地驾驶着巡逻车,一边敏锐地扫视街面和行人。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

  董奶奶目光几乎一刻也没离开过冉庆山。在老人心里,这个“编外亲属”孝顺懂事,比亲孙子还要亲。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巡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民警。普通老百姓或许不会经常接触警察,实际上大家每天出门,遇到最多的就是在街面上巡逻的巡警。碰上有人发生纠纷、打架斗殴,他们苦口婆心劝说调解,防止事情进一步扩大;一旦发生街头盗抢甚至持械行凶,他们毫不畏惧最先冲上去,保护周围群众安全;要是有人报警求助,距离最近的巡警接到指令后,也会以最快速度赶到求助人的身边……

  在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巡警大队一中队,就有这样一名巡警。2011年从部队转业过来后,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将近5年。5年中,他默默承受着父母长期卧病在床、女儿重度残疾的巨大压力,宁愿牺牲所有的娱乐和休息时间,也从不搞特殊耽误巡逻工作。他连续4年照顾一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被老人夸赞“比亲孙子还要亲”。每当听说有病人急需输血,他常常一撸袖子就去了医院,怕家人担心就干脆瞒着家人去献血。执勤中无数次遇到突发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挡在危险和群众之间……“我在外面执勤呢。”电话打过去,他似乎永远在巡逻的路上。他的名字,叫冉庆山。

  “救人那会儿哪还顾得上危险,完全就是一种本能”

  7月13日是冉庆山值班,早上7点多赶到中队,安排完任务收拾好装备,8点半,他便与同事一起出发巡逻了。历山路、文化西路、泉城广场……辖区的每一处街道、小区、广场、学校,冉庆山都已经不记得走过多少遍。“出来一趟得三四个小时,要随时注意沿途有没有异常情况。”他一边谨慎地驾驶着巡逻车,一边敏锐地扫视街面和行人。值一个班24小时,像这样的巡逻,他一天至少要经历4次,即使到了大部人市民都已入睡的深夜,他跟同事仍然在夜间巡逻的路上。晚上接警频率高,忙的时候,冉庆山他们常常一晚上睡不了五分钟,第二天还得接着加班处理案子。

  巡逻工作看似枯燥、辛苦,可一旦发生点“小插曲”,巡警就是最直面危险的人。2015年1月2日22时,有群众报警称一名中年男子在东门桥农业银行附近持刀行凶。冉庆山驾驶2号巡逻车仅用了2分钟便赶到现场,发现现场已有一名男子受伤倒地,地上有大片血迹,而犯罪嫌疑人孙某正赤裸上身,疯狂地挥舞着匕首意图伤害其他群众。见此情景,冉庆山一个箭步冲到孙某身边,趁其不备徒手夺下匕首,迅速将孙某控制。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回,每次有人问冉庆山“对方拿着刀子,你咋就不怕”,他总是哈哈一笑,“哪还顾得上想那么多,我不赶快制止,犯罪分子伤到周围群众可咋办?”

  今年3月4日下午,冉庆山正和同事在街上巡逻,突然接到指令称黑虎泉西路浦发银行9楼发生坍塌,有多人被埋。赶到事发地点才发现,由于楼顶坍塌,安全出口被楼板堵塞,仅留下一个30多厘米的洞口,下面压着9名受伤的工人。“必须立刻下去救人!”冉庆山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这个狭窄的洞口爬进坍塌现场,一边帮助伤势较轻的工人爬出去,一边徒手挖开坍塌的水泥和石块,抓紧救援被埋在下面的其他伤者。在消防员的协助下,经过近2小时努力,9名被埋工人全部脱困。此时,冉庆山浑身已经被汗水浸透,连迈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一瞬间根本没想到危险,就想着先救人再说。”时隔数月,再提起这件事,冉庆山还有些不好意思。他告诉大众网记者,妻子和家里老人事后也埋怨过,觉得当时的环境实在太危险了,要是再发生一次坍塌,他很可能也被埋在里面。他总是安慰家人,没事的,没事的。“我那完全是一种本能,换了其他人,估计也会冲上去先救人的吧。”冉庆山憨憨地笑起来,虽然平日里见惯了各种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但在他眼里,这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每一天身边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4年如一日帮扶八旬老人 “编外亲属”比亲孙子还亲

  上午的巡逻结束,时针已指向中午12点。冉庆山顾不上休息,先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奶奶,今天怎么样?昨晚家里屋顶没漏雨吧?我一会就上你那去。”挂了电话,他匆匆在中队食堂扒了两口饭,便立刻往附近的董奶奶家赶去。

  冉庆山口中的奶奶并不是他的亲人,而是中队辖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董奶奶今年88岁,一个人租住在青后小区菜市场旁边一处不足六平米的平房里。平日里,老人家每天推着一个自制的木箱,在黑虎泉北路附近的一处公交站卖报卖矿泉水,赚点零钱补贴家用。提起与董奶奶的相识,冉庆山仍记得很清楚,那是在2012年8月,他在一次出警中无意中了解到了董奶奶的情况,眼见老人独自居住无人照料,便认董奶奶为亲,想在生活上多帮帮老人。这一帮,就是将近4年。除了帮董奶奶打扫卫生,做饭洗衣,冉庆山几乎每个月都要买好米面油,给老人家送去。要是工作忙起来,两三天没能去看看老人,冉庆山这心里就怎么也放不下。

  “奶奶,我来了!”还没进门,冉庆山便亲切地呼唤起来。董奶奶正在做午饭,一边乐呵呵地拉住他的胳膊,一边张罗着要给记者拿刚出锅的包子吃。反复解释我们都吃过饭了之后,董奶奶才把大家让进屋坐下,跟冉庆山絮叨起家常话来。“昨晚雨下得大,这屋里没漏吧?”“没有没有,都好着呢,就外面屋檐有点淌水,房东已经来看过啦。”年近九十的董奶奶身子骨看起来还很硬朗,虽然有低保和补助,可她在家里闲不住,每天一到点就推着小车出去忙活了。“我身体好着呢,也给这孩子减轻点负担。”董奶奶连说带笑着,目光几乎一刻也没离开过冉庆山。在老人心里,这个“编外亲属”孝顺懂事,比亲孙子还要亲。

  “我自己经历了很多,也更明白生活不易。”冉庆山说,他只想尽自己的一点能力帮帮董奶奶,让老人过得舒服点。“这个社会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就是觉得,我有义务伸一把手,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关心。”

  常年照顾卧病家人,最大愿望是睡到自然醒

  在同事看来,冉庆山是个干起活来不要命的“工作狂”;在董奶奶眼中,冉庆山是比亲人还亲的“编外亲属”。可谁能想到,这个不怕苦不怕牺牲,竭尽全力帮助群众的热心人,他自己的家庭,却是最需要帮助的。

  冉庆山告诉记者,家里老人身体都不太好。早在1998年,父亲就检查出直肠癌晚期,做了直肠切除肛门改道手术,需要长期在家康复治疗。2008年9月,他的大女儿还不满一岁,就被确诊为智力二级重度残疾,智商永远停留在4个月大的婴儿的水平。命运仿佛在跟他开玩笑,2010年底,冉庆山的母亲又因为高血压、冠心病加重,导致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家庭特殊,冉庆山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除工作之都是在家里照顾父母和孩子,近十年来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朋友宴请等活动。这对常人来说似乎很难想象,可冉庆山都坚持下来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更需要他,个人生活娱乐就只好退居其次了。

  “说实话,工作上的辛苦跟家里比起来,还算轻松呢。”冉庆山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不过很快又打起了精神。他认真地告诉记者,家里再困难也是他们这个小家的事,能承担的就尽量自己承担,“这个社会并不欠咱的,要是叫苦叫累麻烦别人,那算怎么回事。”他抬手正了正帽檐,“更何况咱还是人民警察,更不能因为个人困难搞特殊、要照顾。”冉庆山大手一挥,不再多提自己家的困难,与常年照顾独居老人、为群众的一点小困难忙前忙后的热心劲儿截然不同。

  “我这人就适合干点具体的事,甭管是当兵还是当民警,只要国家需要,绝对没有二话。”谈到理想,冉庆山有些不好意思,连说自己没啥远大的追求,只想把每一天的任务完成,把父母和孩子照顾得舒服一点。另外,由于老人和孩子身体不好,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好几回。这几年来,冉庆山跟爱人除了上班、打理家务,晚上想睡个囫囵觉都是奢望。“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哪天能好好睡一觉,睡到自然醒。”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笑了起来。(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樊思思)

  附人物简介:

  冉庆山,男,36岁,中共党员,2011年11月由部队转业至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现为巡警大队一中队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牢固树立“以敬畏之心尊重群众、以赤诚之心守护群众、以谦和之心善待群众、以感恩之心服务群众”理念,扎根巡警岗位,不惧艰险,勇于担当,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忠诚无畏守护辖区平安,服务一方百姓。先后荣获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巡特警并记个人三等功、“泉城优秀民警”等荣誉称号,被分局评为“爱民之星”、“爱民模范”、“优秀侦查员”、“执法之星”、“巡警在您身边”行动标兵个人、“最美巡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