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为了明天的爬坡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新华社福州7月12日电 题:为了明天的爬坡 新华社记者王成、刘娟 “有多大的危险?能不能过?”吴春明拉住一名满身泥巴的村民不停地问。 “过了坡顶,山体上立着几块大石头,说掉就掉

新华社福州7月12日电 题:为了明天的爬坡

新华社记者王成、刘娟

“有多大的危险?能不能过?”吴春明拉住一名满身泥巴的村民不停地问。

“过了坡顶,山体上立着几块大石头,说掉就掉!”这位村民一手抹着满脸的汗水,一手用力地挥舞着否定,惊魂未定。

“要不然走小路?如果不下雨就没什么危险。”同行的人焦急地发出建议。

“一旦下起大雨,山洪很可能暴发,大家都要完蛋!不行!”吴春明快速地摇头,豆大的汗珠甩在地上。

连日来的暴雨,把福州永泰清凉镇旗山村变成了一座孤岛,停水停电、通讯中断、山路阻断。

11日傍晚,记者跟随清凉镇驻村干部从旗山村返回镇驻地,路遇一块高十余米、充斥着淤泥、乱石、断木的滑坡体,滑坡体左边是深达数十米的山谷,右边是被雨水浸泡、随时可能滑落的山体。

“要不要过?怎么过?”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艰难选择。

“要保证人员的绝对安全!”清凉镇副镇长吴春明顶着巨大的压力,愁眉紧锁让额头的沟壑显得更深了,他抬头看看乌云密布的天空,侧过头看看山谷里蜿蜒曲折的小路,又一次自言自语地问:“能不能过?”

大家沉默不语,想着通过的办法,一群村民从滑坡体对面趔趔趄趄爬了过来。“快速过!快速过!”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地喊着,刹那间打破了山里的宁静。

四位村民前后扛着一台满是油污的燃油机,一位村民走在最前面扛着一大桶汽油,迎面走来。“拿回去发一点电,全村200多人今晚就靠这个了!”村民表情严峻。

“能不能过?有多大的危险?”吴春明逮住人就问。

“最危险的地方在坡顶,到了坡顶注意一点,快速通过,问题不大!”吴春明难得地听到了积极的信号。

记者说,如果确实有危险,就返回旗山村过夜,等明天道路疏通了再通过。

“我今天必须回镇驻地,我必须把村里的情况带回去,这块滑坡体明天必须要炸掉!”吴春明脸涨得通红,一口气说出了三个“必须”。

吴春明把几位村民凑在一起商量,制定了大致的通过方案:由一位村民在坡顶处看住石头放哨,其他人相隔不小于三米,快速通过。

4名镇村干部、4名记者排好了队形,驻村干部张德明开路,吴春明断后,其他人在中间一字摆开,开始了手脚并用、耳眼并用、心惊胆战的爬坡。

脚踩进松软的泥浆里,踩在坚硬的石头上;手抓住凝固的泥巴,抓住交错横挡的树木;歪歪斜斜,一路小跑。万幸,所有人顺利翻过了滑坡体。

两只全是泥巴的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我们算是一起走过了一次鬼门关。”吴春明眼圈红了,汗珠扑簌扑簌地滑落,称呼记者“兄弟”。

一旁身材娇小的驻村第一书记陈雪明也哭了,这个不到30岁的女孩,去年就经历了台风“苏迪罗”,这样的场面虽然不是家常便饭,却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山里的夜幕即将落下,远处的低矮山峦雾霭重重,水流潺潺回声清脆,千鸟低鸣萦绕山谷。徒步行进在满眼葱绿之间,随处可见路边溜方的新鲜泥土、支离破碎的怪石峭壁。

走回镇驻地还有8公里,吴春明行色匆匆,带着村民对明天的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