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周家油坊”遗址吕桂芹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榆树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远在四万年前,榆树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我们的祖先“榆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1951年,考古学家在秀水镇周家油坊发现了古人类化石。 榆树市西南松花江北岸的秀水乡(原大于乡),有一个叫周家油坊的小屯,屯前有一条小河注入

榆树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远在四万年前,榆树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我们的祖先“榆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1951年,考古学家在秀水镇周家油坊发现了古人类化石。

榆树市西南松花江北岸的秀水乡(原大于乡),有一个叫周家油坊的小屯,屯前有一条小河注入松花江。这一带水草丰茂,沟壑纵横,乡路蜿蜒,风景秀丽。

周家油坊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在榆树市区西南18公里处,东起蒋家窝堡,终止于刘芳村的前、后丫口子。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为7公里。遗址集中地点是松花江与拉林河之间的黄土台地南侧,台地标高200―220米,高出松花江河面50―70米,被松花江支流切割成岗垅地形。河谷两岸形成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高出河床8―12米。地层上部为淡黄色黄土,下部为灰绿色,灰黑色淤泥质亚沙土及黄色沙层。此层含有石器、骨器等文化遗物和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考古界将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命名为“榆树动物群”,将文化遗址命名为“榆树文化”。

1951年,曾繁初教授带领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师生来周家油坊进行地质考察时,采集到了大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们发现有人类加工的石片一块,人的胫骨一根和头骨残片两块,当时曾命名为“榆树人”。但因缺乏地层根据,加之人骨的含氟量与猛犸象等动物化石比又偏低,而未定论。1977年10月,为解决动物化石的层位问题和进一步探索古人类活动遗迹,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省博物馆的有关同志,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发掘工作。这次发掘虽未发现古人类化石,却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石器、骨器。经过鉴定,确认这批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均为原始的。从出土的器物特点和与其共生的古生物化石的C14测定推断,该遗址的时代应为旧石器晚期,从而印证了这个时期曾有“榆树人”在这里活动的论断。

“榆树人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专家,教授的关注,专程来这里考察,并发表了论著。

据科学测定,“榆树人”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远古时期,周家油坊一带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之外,有大草原和沼泽地,生长着野蒿、野菊等许多植物。原始动物有:猛犸象、披毛犀、原始牛、鬣狗、马鹿、狍子、田鼠等。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在榆树繁盛一时。当时的气温远远低于现在。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群的存在,松树、杉树、蒿草等植物的存在,为“榆树人”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榆树人”用石头和动物骨骼打制成铲、矛等简陋的工具,勇敢地同凶猛的野兽做斗争,顽强地生存着。

在周家油坊公路旁立着一块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上面刻着“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行小字和“榆树人遗址”5个大字。

周家油坊古遗址,于1961年4月13日列入省、市、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树人”亦是目前已知的吉林地区最早的原始人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