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新装备让执法更有底气,全社会动员收获“意外&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本报记者 简工博 警察在秩序就好,警察一走就乱套——过去很长时间里,“警在法在”现象曾是上海交通的一大特点。这一次大整治伊始,全警动员的力度让不少市民感觉上海“动真格”了。但他们也担心,仅靠“见警率”来维持“守法率”,随着时间的持续,可能会

  本报记者 简工博

  警察在秩序就好,警察一走就乱套——过去很长时间里,“警在法在”现象曾是上海交通的一大特点。这一次大整治伊始,全警动员的力度让不少市民感觉上海“动真格”了。但他们也担心,仅靠“见警率”来维持“守法率”,随着时间的持续,可能会变成“一阵风”。

  如何才能让“严格管理”持续下去?上海除了全警动员,严格规范执法,还运用多项技术手段严管交通违法,并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交通大整治之中。在专业人士看来,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管理符合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需求,动员全社会参与则是一次良好的普法教育,同时也将推动交通管理者加强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科技装备助力执法

  “呼叫钱春旭,华山路戏剧学院门口有车辆黄实线违停。”13时10分,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勤务指挥平台28块大屏幕画面滚动,民警正通过视频“巡逻”辖区交通情况。当画面定格华山路段时,民警发现一辆白色轿车违法停车,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勤务指挥室副指挥长王振华立即呼叫就近的民警到现场处置。2分钟后,静安交警支队机动中队钱春旭抵达现场。由于驾驶员不在车内,钱春旭呼叫拖车将违停车辆拖走。

  “这套系统4月下旬刚使用时,我们每天呼叫民警现场处罚各类违法200余起,现在下降到100余起。”在王振华看来,这一系统的使用确实对交通违法起到了震慑作用。

  不仅如此,这一系统还能自动识别和抓拍交通违法行为。根据交通行为系统模拟建设一整套模型,设定好模块参数,一旦捕捉的画面中出现与这些参数不同的“异常数据”,就会进入“抓拍模式”,提取画面中车辆的车牌信息,形成违法图片和一段10秒钟的视频。除具备一般电子警察抓拍违法停车、超速等违法行为外,还能自动抓拍实线变道、逆向行驶、滞留人行道、占用非机动车道等多类交通违法。自4月26日启用以来,静安区两个试点路口已通过“大数据抓取”发现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400余起。

  纠正违法,须动员全社会参与

  最近,松江警方对一辆沪C牌照的小客车开出记3分、罚200元的处罚通知,证据是一段来自消防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5月31日17时30分,松江江田东路上车辆排起长队,这辆白色小客车跨越单黄线,逆向行驶至少七八秒,长达百余米。

  在松江,公安部门为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等特种车辆配备了近400套行车记录仪。这些记录仪所拍摄的画面,符合要求的将作为车辆违法行为的证据。目前,松江交警已据此处罚交通违法1600余起。随着大整治深入开展,从各警种到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普通市民,都逐步被纳入发现违法、纠正违法的力量中。

  5月4日,上海公安正式启动视频举报交通违法平台,每一个市民都能举报自己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收到来自市民的9000余条举报视频。“在拍摄举报别人的同时,我会特别注意自己有没有违法——打铁还要自身硬嘛!”市民唐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平台除举报违法之外,对他这样的驾驶员还有别的功能:“一方面我会更加注意自己守法驾驶,另一方面我本来容易因为别人违法‘路怒’。现在我好好开车,举报违法者,让他们依法接受处罚。”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重在坚持

  技术设备的运用,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否意味着作为专业执法力量的交警能稍微“放松”一些?

  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路设科民警金军是个“技术派”,交通大整治以来,他和同事们增开各类抓拍系统40余套。但在他看来,无论技术装备如何先进,“人”依然是大整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元素。

  在浦东交警支队监控平台,72个高清电子探头基本覆盖内环、中环浦东段和华夏高架整个区域的匝道,大型货车一旦违法驶入这些禁行区域,都将无所遁形。但所有被抓拍的数据信息,金军和同事还会进行人工比对,最终挑选出涉嫌违法的车辆,由事故部门开具违法行为告知书。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调查取证是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成部分,不能委托公民行使。”上海市公安局法治办主任范宏飞告诉记者,例如市民拍摄的交通违法画面,可以作为举报违法的线索,但必须经交警部门调查、认定后,才能作为处罚的证据。

  面对那些“习惯成自然”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的现场执法改变了更多的东西。周五15时30分,市中心的延安东路、河南中路提前迎来晚高峰。两个多月前,这一非机动车、行人在车流中见缝插针、随意穿行的路口发生了大变化:记者现场守候1个小时,竟没有一个人乱穿马路,仅一辆非机动车被处罚;遇上拥堵,机动车也不再“拖尾巴”,几乎听不到喇叭声。

  “很多市民担心大整治一阵风,这说明每个人都期盼好的交通秩序。”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健说:“虽然很艰辛,但整治好了我们会很自豪——这是我们这代人‘管’出来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