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驾驶人安全意识欠缺是最大隐患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热点回顾 6月27日,《法制日报》视点版报道了一起大巴车起火事故——湖南省一辆大巴车在行驶途中撞向护栏起火,致35人遇难。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实习生 陈佳韵 湖南省公安厅通报称,6月26日10时20分左右,在宜凤高速湖南省宜章县长冲东溪大桥附近,一辆55

  热点回顾

  6月27日,《法制日报》视点版报道了一起大巴车起火事故——湖南省一辆大巴车在行驶途中撞向护栏起火,致35人遇难。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实习生 陈佳韵

  湖南省公安厅通报称,6月26日10时20分左右,在宜凤高速湖南省宜章县长冲东溪大桥附近,一辆55座的大巴车,由衡阳开往广东方向,在下坡路段碰撞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长达100多米,再撞向右边的东溪大桥护栏后,油箱漏油起火。

  截至6月27日上午,遇难人数为35人,11人住院治疗,其中4人重伤。

  湖南宜凤高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再次敲响道路交通安全警钟。

  大型客货车易发交通事故

  今年以来,各地高速公路上已经发生多起重大交通事故。

  今年3月23日凌晨,一辆拖挂大货车行驶至G5京昆高速成绵广高速金子山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因前方堵车,且下雨路滑,一辆大货车刹不住车,撞向前方3辆轿车并将其挤扁,接着,又撞上前面拉蜜蜂的大货车,拉蜜蜂的大货车又撞上前面一辆拉酒的货车,并且撞上了旁边一辆拉家具的货车。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车祸共有4辆货车和3辆轿车相撞,导致7人死亡,8人受伤。

  4月2日凌晨,一辆广西籍大客车行驶至二广高速公路广东省肇庆四会市路段,与一辆广西籍大货车发生碰撞,造成大客车上4人死亡,11人受伤。

  多起交通事故发生后,4月11日,公安部交管局召开全国视频会议,部署自4月至6月集中开展以“清除隐患、严查违法、强化共治”为主题的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

  会议指出,第二季度以踏青、郊游为主的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增多,物流货运逐渐繁忙,公路客货运输安全风险加大。特别是近期雨雾等恶劣天气增多,由此引发的较大交通事故呈现多发态势。

  对于高速公路频发恶性交通事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丁立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主要还是人的问题。

  丁立民解释说,交通事故,通常来讲有人的问题、车的问题,也有路的问题,有的时候还有环境的问题,但在这些因素当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人。“遇到恶劣天气,你应该注意什么;夏天容易爆胎,你得加强保养”。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王永明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从实践来看,大客车和大货车导致的高速公路恶性交通事故偏多,主要与驾驶员忽视行驶安全有紧密关系。

  这个“主要”有多大程度呢?交通部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所有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开车人的因素能占到90%以上,车本身的问题占到百分之六七,道路本身的问题占比不到1%。

  公众缺乏自救意识和知识

  发生在湖南的这起事故中,从大巴车前部逃生的幸存者黄先生回忆说,事故发生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司机说车门打不开,司机自己就从驾驶室窗户逃走。他拿起一个消防灭火器,将窗户敲碎后逃生。

  “听到嘭、嘭、嘭的响声,一下子就起火了,也就几秒钟时间。”在宜章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梁中标是为数不多逃离现场的幸存者。他说,他刚从车窗跳下,大巴车很快就燃烧了起来。

  “车里的人都是喊的、叫的、哭的,能爬就爬,爬不出来就没有了。”梁中标和同病房的几位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他们几位都是坐在大巴车前排,在车上没有注意到有安全锤,事发时乘客只能不断叫喊,想办法往车外爬。他们庆幸自己坐在大巴车前排,从驾驶座窗户翻出,才得以逃生。然而,更多的乘客则没能从车内逃生。

  因此,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自救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现实显然值得反思。

  一个典型事件是,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40分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安塞县段化子坪服务区附近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铺客车与一辆大型罐车(装有甲醇)追尾,造成两车起火。经核实确认,客车为呼和浩特市运输集团营运车辆,核载39人,实载39人(包括司乘人员),其中3人在事故中逃生。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

  据幸存者王咸泽事后回忆,“撞击的时候,我听到车厢有人在喊”。有人发出“啊”“妈呀”“呀”的惨叫。随后,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将王咸泽震晕。昏迷了大概一分钟,王咸泽被浓烟呛醒,身体感觉到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在发烫。“我双手紧紧拉住车窗,整个身体掉在车外。命保住了”。

  对此,王永明表示,一旦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一方面,专业救援力量需要尽快赶赴现场,提高救援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自救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在面临危险时的自救能力,当然,交通工具上也应该配备自救设备,比如安全锤。

  丁立民告诉记者,我们在坐飞机时,一上飞机就有安全须知,还反复播放。长途客车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对乘客进行安全提示,包括安全锤在哪里、怎么用,反复演示,“天有不测风云,关键是怎么让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丁立民表示,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关键在于安全演练,也就是说,运输公司要在管理上更加细化,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

  张柱庭对此表示赞同,只能采取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比如爆炸起火,留给逃生的时间很短,所以,还是要加强预防,防止驾驶人出现安全隐患,防止驾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