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街边小吃螺蛳粉发展成百亿产业 "混搭"熬煮成精华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街边小吃发展成百亿产业 柳州螺蛳粉:“混搭”熬煮成的精华 螺蛳粉已经成为柳州市民的日常美食。记者张存立 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辜丽娜 “嗦螺蛳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亲朋好友到街头吃一碗煮螺,可谓是柳州当时的一种时尚生活。 如今,柳州螺蛳

  街边小吃发展成百亿产业

  柳州螺蛳粉:“混搭”熬煮成的精华


螺蛳粉已经成为柳州市民的日常美食。记者张存立 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辜丽娜

  “嗦螺蛳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亲朋好友到街头吃一碗煮螺,可谓是柳州当时的一种时尚生活。

  如今,柳州螺蛳粉经过三十多年的“熬制”,这道从街头小摊煮出的地方风味小吃,不但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去年行业营业额已超过百亿元。

  “混搭”偶得的美食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为了更深入了解柳州螺蛳粉的发展历程,记者走访了柳州螺蛳粉行业里的两家老字号——林螺轩和西环肥仔,他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进入这行业,如今仍在坚持,他们发展的足迹,蕴含很多令人回味的往事。

  “我家婆刘桂珍1980年从双马电器厂退休后,就在红阳路口摆摊卖螺蛳。”6月25日,林螺轩螺蛳粉负责人之一黄柳梅,说起了自家螺蛳粉的发家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家婆不仅卖煮螺还卖鸡脚、鸭脚等卤味,后来就开始卖起螺蛳粉。

  螺蛳粉究竟从何时兴起,黄柳梅已说不出确切时间,但她外甥清晰记得,1983年—1984年间,他还在读书的时候,在柳州街头就能吃到螺蛳粉了。

  西环肥仔的负责人之一阿华姐(化名)说,她家1978年开始卖汤粉,1984年便挑担到火车站附近,摆摊卖煮螺蛳。当时一副担子两个箩筐,一边放炉子,一边放碗和清水。那时候,吃螺蛳还是用金属别针来挑,螺蛳摊的摊主拿一块大姜,上面密密麻麻地插上别针,供客人使用。“我们家自己会蒸米粉。”阿华姐说,她和家人出摊的时候,常带点粉泡在螺蛳汤里吃,加点青菜萝卜干,味道很不错,有时候来吃螺蛳的客人闻到香味,也会问他们买一点来吃,“这就算是西环肥仔螺蛳粉的雏形吧。”阿华姐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