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听石油故事 聚石油力量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青海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示重塑形象成果,中国石油“开展两学一做、重塑良好形象”专题报告会第六场于6月24日在青海西宁举行。 这场报告会共设一个主会场和11个视频分会场,青海销售公司、青



  青海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示重塑形象成果,中国石油“开展两学一做、重塑良好形象”专题报告会第六场于6月24日在青海西宁举行。

  这场报告会共设一个主会场和11个视频分会场,青海销售公司、青海油田、运输公司和西北销售青藏公司的150名干部员工在主会场听取报告,青海销售各分公司的350名员工在11个视频分会场聆听报告。

  青海销售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星国会见报告团成员,介绍了公司改革发展情况。

  青海销售公司党委书记虎仁山主持报告会,他说:员工队伍始终是中国石油最坚挺的形象代表,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稳健发展的建设者,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集团公司党组集中一年时间,开展“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以及此次专题报告会,都旨在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激励百万石油员工士气。

  会上,五名基层一线先进模范讲述了立足岗位、为油拼搏的故事。


  还未等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大庆钻探哈法亚项目部经理李新民报告结束,台下就爆发出阵阵掌声:“其实一想到亲人的挂念,让我心里最不得劲,可是为了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必将始终不渝踏着铁人脚步,奋战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征程上!”

  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誓言,在李新民的故事里,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当遭遇海上风暴、设备盐蚀、发电机损坏;当面临不能按时开钻就要卷铺盖走人、企业形象也将受损的窘困地步,他带领铁人队,勇敢留在战火四起的苏丹,四五十度的炎热炙烤,不分昼夜的钻地打井,终于如期打成了第一口井,那一刻,十几个汉子聚在一起,冲着祖国的方向大声的喊:“1205队出国打井的梦,我们圆了。”

  说到这,台下好多听众都红了眼眶。当然,圆了的还有那为国争光的梦,接下来的5年,1205钻井队,创造苏丹23项钻井记录,两次获得苏丹政府授予的钻井作业最高荣誉。

  报告会上,还有来自长庆油田采油十厂荣誉站长刘玲玲,讲述了她在焊工岗位14年以及采油一线7年,艰苦奋斗的历程。“女人当焊工?如果没得退路就要做出点成绩!”企业为她提供的每一次外出学习,都让刘玲玲当做是弥足珍贵的机会,她考取了无数在焊工界类似于“MBA”的证书,最记忆犹新的要算一个联合站的焊接抢险任务,当挖开地面检查管线,发现有刺漏的竟然在一堆错综复杂的管线下方,形势严峻,刘玲玲选择自己上阵,倒吊着施工,只有头能伸进缝隙里,平常十五分钟的工作,刘玲玲整整干了1个半小时,抢修结束后,刘玲玲已经脑袋充血,脸色青紫,恶心发晕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过硬的技术,崇高的使命感,成为了长庆油田超低渗开发的一张闪亮名片,她的名字被两次命名荣誉班组。

  西部管道霍尔果斯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刘晓凯,毕业于清华大学,却甘愿守在中国能源通道国门第一站——霍尔果斯作业区,他所在的作业区是中亚天然气国内段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的“龙头站”也是驱动全线的“心脏”和“动力舱”。整整7年,一群平均年龄20多岁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的985、211高校毕业,与雪山草原为伴,累计为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区输送天然气,造福5亿多人。

  他们每天巡检走的路都让朋友圈朋友羡慕不已,可是,背后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每年过年,问候过妈妈后,他们都会结伴巡检,用他们的话说:“除夕夜我们要加倍努力,让妈妈们都煮上团圆饺子!”他们在美丽的霍尔果斯草原上,成为了奉献能源、无悔青春的最美学霸。

  吉林石化修建公司钳工班班长薛兰茁,讲述了他在3000多套机组和转机设备检修中自我打磨,不断提高自身的历程,25岁成为吉林石化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工人技师,并在201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石油行业高级蓝领队伍的杰出代表。刚进入车间的他,连最基本的拆装顺序都不知道,这让他瞬间觉得不踏实,觉得学校的知识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那以后,他就一干完手头的活就往其他现场跑,跟着老师傅学技术,没多久一台新安装的多级泵始终开不起来,班组拆装多次也没找到原因。那晚他一宿没睡,翻图纸看说明终于弄懂了设备的结构原理。第二天经过对比,发现一个部件尺寸与设计有偏差。零件重新加工后,设备,一下子转起来了。从那以后,他就尝到了自己努力带来的甜头。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努力学技术,也带着班组成员一起学。还在班组办起了小课堂,一周一授课一月一考试一季一评比。

  近几年薛兰茁公开发表了多篇技术论文。创新的“汽轮机转子快速对中法”,提高检修效率30%;发明制作的“安全阀机械研磨胎具”,将研磨效率,提高了20倍;研发的“机械加工用攻丝工具”等3项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渤海装备中成机械制造公司女子下线班班长黄玉梅,一个扎根潜油电泵下线班22年,坚持把每件简单、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女汉子,讲述了她在穿线中穿越人生梦想,在坚守中成为石油工匠的感人故事。面对工程师研发的一种新型六级电机时,内孔面积只有巴掌大,一圈36个槽孔,每个孔都要穿15根铜线的极限挑战,她熬夜琢磨,一遍遍做走线实验,当画了50多幅走线工艺图纸后,终于一种“九瓣梅花”的端部造型图,经过实验后成功了!连技术工程师都惊叹地说:“我本来怀疑自己的设计是不是太理想化,没想到经过你们的手竟然实现了。“

  五位报告人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却都以饱满真挚的情感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用生动朴实的事迹,为与会人员做了一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专题报告。 “忠诚、责任、担当这些以往很抽象的词语,今天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如此真切。”报告会结束后,很多听众都感触颇深,发出由衷的感慨。

  期间,报告团全体成员还参观了公司企业文化展厅,观看了青海销售公司发展专题片,走访了加油站,为高原石油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感人事迹和敬业情怀所感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