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文昌航天搬迁村民支持航天建设 在安置区里重新创业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南海网全媒体报道:文昌看首飞,世界看海南 支持航天建设,村民们毅然搬迁,在安置区里重新创业 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6月18日,在龙楼镇的安置区里,孩子们手里抱着电子学习机,开心地面对记者镜头,完全没有胆怯的感觉。 搬出新机遇 村民创业走上致富路 老百

  南海网全媒体报道:文昌看首飞,世界看海南

  支持航天建设,村民们毅然搬迁,在安置区里重新创业

  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6月18日,在龙楼镇的安置区里,孩子们手里抱着电子学习机,开心地面对记者镜头,完全没有胆怯的感觉。

  搬出新机遇

  村民创业走上致富路

  老百姓的无私付出,换来的是航天小镇的新生活,是发展的新机遇。

  星光村的妇女主任岑选琴见证航天小镇发展的同时,更抓住了发展的机遇。那是2009年,全村人还没正式搬迁,原先在村里一边酿酒一边养猪的岑选琴意识到,一旦搬离,旧业便很难操持,需要另寻出路。

  “想找点事做。”她的目光,盯着航天小镇建设带来的渐渐增加的人流。

  “宾馆多了,床上用品和洗衣服的需求,也会增加。”岑选琴一家和弟弟一家一拍即合,准备用20多万元征地款在镇子上租一个铺子,开店卖床上用品和提供干洗服务。

  当政府部门组织村民参加各种培训的时候,岑选琴已经谋得了出路。

  拿着开店攒下的钱,再加上家人的征地补偿款,再从亲戚朋友家借了点钱,岑选琴在文铜西二横路盖了一栋楼房。2015年,租的店铺合同期满了,岑选琴就把店铺搬到了自己家,取名为“佳爽干洗店”。

  “一共投资一百多万元,这在以前,几辈子都赚不到,想都不敢想。”岑选琴说,现在有三层楼,第一层做洗衣店,第二层第三层都租出去,两家人的日子都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龙楼发展好,生意越来越好做。”随着来龙楼旅客的人数的增加,岑选琴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到了节假日,忙都忙不过来,有时候一天洗两三百套。“请了一两个工人帮忙。”岑选琴说,每套收费十多元不等,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就有上千元。生活也日渐富裕起来。

  “创业的创业,打工的打工,总体生活有很大改善。”岑选琴说,从村里搬出来后,很多人开始创业,有搞种植的,有搞养殖的,还有像她一样开店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有希望,也有奔头。”

  有时,岑选琴也会想起自己的老房子。巧的是,岑选琴老房子的所在地,恰好是一号发射塔架的所在地。

  岑选琴激动说:“火箭便是从我老家的房子里发射升空的,我也感觉很自豪。”

  搬出新魅力

  吸引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

  龙楼,航天小镇的魅力日渐提升。来自江西的宋建波和来自安徽的徐成已经决定把梦想安放在这个小镇,而返乡大学生云永悦也已经在这个小镇开了3年民宿。

  航天小镇的新魅力吸引他们“筑巢”于此。

  宋建波和徐成两人都在文昌当过兵。宋建波当过12年,徐成当过5年。

  “很喜欢这个小镇。”宋建波说,这几年来,随着航天城项目的展开,他目睹这个小镇面貌的蜕变,看着一栋栋楼拔地而起。退伍后,看到小镇游人渐渐增加,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和战友徐成一起在小镇上开民宿。

  2015年的上半年,两个人拿着退伍获得的钱,动了起来。他们找到航天社区的一户人家,把整套房子租了下来,然后,他们又租了另一套。两间驿站被命名为飞天骑行驿站和飞天农家旅族,针对的是不同的群体。进了驿站的门,一股清新的装修风格扑面而来。“一家是针对家庭的,另一家是针对骑行游客的。”宋建波说,今年1月7日,第一家民宿正式开张,第二家民宿4月8日开张。

  更早之前的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文昌大学生云永悦回到故乡,准备拥抱航天项目建设带来的机遇。他四处考察后,在2013年将目光聚焦在了龙楼镇,开了龙楼镇的第一家民宿——南洋兄弟。

  航天小镇魅力的日渐显现,给他们带来了生意。

  宋建波说,今年“五一”之后,两家民宿基本都是满的。从开业至今,民宿营业额便已经达到了五六万元。航天发射场首发前,早在6月初便有人通过互联网订房,一些朋友也开始来电预约。

  民宿因魅力而驻足于此,而民宿的到来又让航天小镇多了几分魅力。宋建波说,他们民宿聘请的员工,便是航天社区的居民。“负责卫生的和做饭的,都是邻居。”宋建波笑着说,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住到了龙楼,他们一家都成了幸福的“新龙楼人”。

  当地村民看到宋建波的民宿带来的新风,纷纷给他们点赞,还有一些人加入到他们队伍中来。一些群众也开始把家中的空房拿出来,提供床位,与他们进行合作。如今,两位新龙楼人正琢磨着,要搭乘航天发射场火箭腾飞的东风,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开更多的特色民宿。

  搬出新活力

  航天小镇游客日渐增加

  曾经偏僻的龙楼小镇,如今已经成了活力四射的航天小镇。

  “这几年,我站在铜鼓岭上,望着龙楼镇,眼看着一栋栋楼房长了起来。”在龙楼生活了5年的徐成感触颇深,“这就是新龙楼,一个航天小镇的成长速度。”

  航天发射场带来的不仅是“高科技”,更是外界的关注目光,以及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龙楼——这个中国第四座航天小镇,镇区面积在原基础上整整增加了3倍;新修的滨海旅游公路就从家门前经过,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不远处,航天科普中心正在火热施工。

  如今,走进龙楼镇,椰树摇曳,槟榔挺秀,姹紫嫣红的野花点缀其间,笔直的文铜路干净整洁,两侧新开辟的人行道以及文化墙长廊别有一番风味。

  街道两旁的建筑立面改造分别搭上了民俗、南洋、滨海的特色标签,展现着龙楼历史、当代、未来的魅力和韵味。在新兴街和文铜路的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新兴街主打琼北马头墙民居特色。

  马头墙是琼北民居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在墙头加入了金鱼、祥云、龙头等一些雕刻,墙面顶部中央也绘制了像蝙蝠、葫芦、牡丹等一些寓意如意、富贵吉祥的雕饰。

  “生活就像门楼上刻着的图案。”在镇上经营者早餐店的王大姐笑着说,“每到节假日,来吃早餐的人都挤得满满的,生意越来越好。”

  在龙楼工作了一辈子的薛献灼笑着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部队转业到龙楼镇,很多战友都替我叫屈,觉得这个地方不好。可如今,他们都羡慕我,羡慕龙楼。如今,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当初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如今,走在龙楼镇,大家看到的是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新栽种的景观树,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中国梦”、“文昌梦”、“龙楼梦”在这里插上腾飞的翅膀。未来的龙楼或许将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一个景点,游人渐多,旅游兴旺,百姓富足安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