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烟台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燃煤锅炉将被淘汰最新消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近年来,烟台围绕全面实现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环保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来自2016年一季度环境监管情况通报,烟

  近年来,烟台围绕全面实现“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环保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来自2016年一季度环境监管情况通报,烟台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3天,同比增加5天,优良率为80.2%,同比增加4.6个百分点,“蓝天白云”天数达71天,同比增加5天,继续位居全省第二。为进一步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烟台市将禁燃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建成区,市县两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分散燃煤锅炉今年将全部淘汰取缔。

  禁燃区范围扩至城市建成区

  2016年第一季度,烟台市环境监管取得了较大改善。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烟台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3天,同比增加5天,优良率为80.2%,同比增加4.6个百分点,“蓝天白云”天数达71天,同比增加5天,位居全省第二。水环境质量方面,烟台市26条重点河流42个监测断面COD浓度平均值为25.9毫克/升,烟台市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门楼水库水质保持平稳,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满足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面,烟台市深入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将空气质量改善考核由市区拓展到全市。同时加大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城市裸露渣土及道路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污染等方面整治力度,一季度,累计下达整改督办单15份,涉及整改事项38项,对整改进度滞后的扬尘源进行了跟踪曝光,对13个扬尘源实行挂牌督办。

  为进一步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烟台将禁燃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建成区,市县两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分散燃煤锅炉将全部淘汰取缔。截至3月底,烟台市区建成区已经淘汰燃煤锅炉6台,共淘汰燃煤锅炉44台。为加快推进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烟台市环保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了《2016-2017年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计划》,目前改造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7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来自烟台市环保局的一组数据,烟台一季度充分发挥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作用,第一批已经开始在污泥设备、污水滤布等项目投放资金。接待澳大利亚、日韩、欧美七批环保技术交流团体,达成合作项目12项,投资额4亿元。

  大力推广废气治理、超低排放、化工废水处理等先进技术,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和利税等指标增长50%以上。积极推动环保领域科研及成果转化。烟台市今年推动7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完成了相关培训。与瑞士签订了中国-瑞士低碳城市合作项目备忘录,在开发区规划建设中瑞环保科技产业园,在高新区设立中瑞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环保配套需求,建设“中欧环保城”,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推动欧洲一批环保产业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向烟台发展,吸引先进环保技术、人才和项目落户烟台,进一步扩大双边经济贸易成果。

  今年以来,烟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坚持“抓产业促发展”,落实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发挥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中瑞低碳城市交流中心的示范效应,形成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名城。一方面,继续从投融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另一方面,围绕环境需求、企业需求和消费需求,大力强化国际合作,引进能源节约、新能源利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的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吸引工业污水处理、工业污泥处置、有机废气污染防治、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技术项目落户。抓好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区、环保科技园的规划建设,推动环保产业集群式发展。

  力争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

  按照《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二期行动计划》,烟台市将逐年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城市裸露渣土和交通扬尘、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油气污染等“五项专项攻坚行动”。实现污染物协同减排,力争201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烟台市今年计划投资1.23亿元,加快实施《烟台市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确定的10大类23项重点工程,进一步卡实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及环境监管力度,对推进缓慢、达不到进度要求的项目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和工期倒逼制,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大力实施重点流域控制单元水质达标工程,确保重点流域水质逐年改善达到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

  开展大沽夹河、五龙河等国控重点河流和入海重点监管河流污染源排查,列出污染整治清单,督促有关县市区政府制定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巩固消除劣五类整治成果,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率达到90%以上。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重点对工业园区、尾矿库企业、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的企业、涉重金属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YMG记者 逄苗 通讯员 颜环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