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中工新闻杂谈:面对虚假招聘“猫腻”应聘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据媒体报道,2016年我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63.7亿。与此同时,利用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年,有关部门查处的问题招聘网站达200多家。诈骗者依托正规大型平台或根据求职者简历进行“精准诈骗”。

  据媒体报道,2016年我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63.7亿。与此同时,利用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年,有关部门查处的问题招聘网站达200多家。诈骗者依托正规大型平台或根据求职者简历进行“精准诈骗”。注意“精准诈骗”这个词!想瓜分招聘市场的“大蛋糕”,想必“骗子们”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诈骗者利用应聘者的个人特点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以培训、服装费、材料费等诸多名目骗钱。应聘者接到面试通知后,要提前了解公司相关信息、查询工商备案等方式了解招聘方的信息真实性,在笔试、面试等环节直接询问工作职责、内容及绩效考核方式,侧面留意招聘方员工的工作状态,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预判。不要因为对方承诺高薪及优厚待遇,就认为先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无所谓”。

  应聘者很难从仅有两三个小时的招聘环节看出招聘的“猫腻”,还应该看到公司稳定性、发展前景带给自己的“红利”,不盲目迷信薪资待遇。就算实实在在地拿了几个月高工资,因为公司转型、岗位撤并等因素而导致再次失业,付出的“空档期”经济成本和“再就业”心力成本都很高。

  面对偌大的招聘市场、海量信息的招聘网站,应聘者如果只盯着“高薪”,或者只想着快点儿结束“无收入来源”的现状,就很容易陷入“挑花眼”、“乱投医”的焦躁情绪,反而给了骗子公司可乘之机。无论是“职场老人”,还是未进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首先应该清楚个人的职业定位,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再有针对性地筛选招聘信息,做到“有的放矢”,降低受骗上当的概率。

  招聘市场信息真实可靠的大环境由每个置身其中的人和企业组成,放任骗子公司招摇撞骗,说不准就会从一个坑掉到另一个坑,也说不准躲过了这个,却中了那家的招。做为普通应聘者,应擦亮眼睛、从捂住自己的“钱包”做起。(中工网 王妍)

  【中工新闻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