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丈夫失明公婆生病 琼中“好媳妇”王金儒撑起一个家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丈夫受伤公公聋哑婆婆失明 “好媳妇”王金儒撑起一个家获评“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村民都为她高兴 南国都市报5月22日讯(记者 吴岳文 通讯员 王丽娟 文/图)第一次坐飞机赴京城,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次登上全国“最美家庭”颁奖舞台。5

  丈夫受伤公公聋哑婆婆失明

  “好媳妇”王金儒撑起一个家获评“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村民都为她高兴

  南国都市报5月22日讯(记者 吴岳文 通讯员 王丽娟 文/图)第一次坐飞机赴京城,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次登上全国“最美家庭”颁奖舞台。5月15日,获得“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的王金儒,经历过人生中好几个第一次。今年49岁的王金儒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思河村委会大坡田村的一名普通黎族妇女,拥有着一个平凡却幸福的五口之家。家境贫寒,却冷却不了王金儒那颗温暖且炽热的心。多年来,她家庭和睦、团结村民、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曾获得2015琼中孝老爱亲模范、2015年度海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今年又获得“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媳妇王金儒(左)从北京领奖回来,婆婆很高兴。

  丈夫失明她扛起家庭重担

  卖掉3头牛供儿子读大学

  5月22日下午,走进王金儒家中,卧室是一间几年前得到政府补助修建的瓦房,厨房是一间破旧的木板房。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数那辆摩托车和一台电视机,除此之外,没有看到第三件像样的电器。全家的收入来源是300株橡胶和5亩地。

  家境贫寒,却冷却不了王金儒那颗温暖且炽热的心。她对家庭的付出,从未有过怨言,也从未自暴自弃。1989年,王金儒经人介绍与陈有雄相识,她知道陈有雄家穷,还有一对双眼失明和聋哑的父母,但因为有爱,王金儒不顾家人的反对与陈有雄步入婚姻的殿堂。王金儒回忆当初结婚时家人陪嫁的情景,简陋的瓦房和茅草房,让陪嫁过来的姑姑和姨子看到后,哭着回去,还叮嘱王金儒说:“等待你的将是漫长的苦日子,你一定要坚强起来呀。”

  婚后,王金儒夫妇生有2个男孩,分别叫陈大鹏和陈大武。王金儒一边照顾家公家婆,一边照顾小孩。穷人家里苦难多。1996年,公公陈秀光因病逝世,2011年,丈夫陈有雄的眼睛在干农活时被树枝打伤,造成左眼失明,多干点儿重活或是稍微晒一下太阳就会发红发肿并疼痛。为了减轻陈有雄的负担,从那以后,洗衣、做饭、锄地、割胶、种田、施肥、捡柴,家里家外大多活儿都由王金儒撑着。

  “我从来没有听过她埋怨一声。”陈有雄说无论多苦多累,王金儒都一个人扛起家庭的重担。“看着爸妈每天都那么辛苦,就想早点帮他们干工,减轻重担。”大儿子陈大鹏在读高二时,看到父母的辛苦便毅然到外面去打工了。一开始这事很令王金儒夫妇生气,劝说了好些天,可陈大鹏执意要走出去,至今王金儒夫妇还为这事伤心着。

  “你要好好读书,家里再怎么穷,也要供你读书的。”看着陈大鹏辍学,王金儒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陈大武读大学。在陈大武考上大学那一年,一家子卖掉了3头牛筹齐了学费。

  一提起妈妈,陈大武告诉记者说:“妈妈一直是我的引路人,是我的榜样。”

  悉心照顾残疾婆婆

  病房里人家以为她是女儿

  “老妈在家吃饭了没有,告诉她我在北京很好。”5月15日晚上,王金儒在北京一走下领奖台便马上打电话回去给丈夫报喜,言语中牵挂更多的却是婆婆。王金儒的婆婆王良月今年78岁,双眼失明且耳重,日常生活都是靠人照顾。

  王金儒跟陈有雄结婚后,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几乎落在她身上,她把公公、婆婆当成亲生父母无微不至地照料。有一次,王金儒和丈夫去忙农活了,公公生病躺在床上,想喝水,又讲不出话来,而婆婆双眼失明又听不到,不知道公公一直在猛喊是啥意思,结果公公渴到直接拿碗丢在墙角,示意婆婆他口渴了。王金儒干农活回来后发现碗碎在墙角,她默默地捡起碗碎片。从那以后,在老人的饮水、饮食等方面,王金儒更加注意老人的细微生活。除了给老人洗衣做饭,家里没有钱买肉,王金儒夫妇为了老人能吃上好点的菜,就一起去抓鱼、抓老鼠回来给婆婆改善生活。

  1999年婆婆生病,去南方农场医院住院7天,王金儒在医院陪伴守夜。有时婆婆大便困难,王金儒就照着医嘱拿药从肛门里注,看到婆婆痛苦的惨叫样子,王金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在医院上药,喂饭,连病房的人都以为她是女儿不是媳妇。

  在去北京领奖的几天里,婆婆虽然不习惯没有王金儒的生活,但一想到媳妇去北京,王阿婆竖起拇指说:“没有想到我这命还能遇到这么好的媳妇,帮我洗衣做饭,照顾我。”

  “老妈,你要去哪里,我回来了。”获得荣誉的王金儒从京城回到家门前时,看到婆婆拄着拐杖走,王金儒包还没有放下就上前去扶着婆婆。

  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她的热心肠让村民感动

  5月16日下午,获得荣誉归来的王金儒一走出机场,琼中县委常委殷少武就代表县委、县政府向王金儒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她继续发扬孝老爱亲、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时叮嘱县妇联和中平镇政府,今后要给王金儒一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一听到王金儒从北京回家了,忙着去打草药的李兴江,还有晒稻谷的彭云芳等忙或不忙的村民都相继来到王金儒的家中。看到身着黎族服装,手捧鲜花和荣誉证书的王金儒,大家都为她高兴。

  几十年来,王金儒不仅对家人好,对于村民和邻里,也是团结和睦,热心助人。大家都称她为“王大姐”。

  “大姐当了20多年的村组长,村里谁家有红白之事,就算多忙她都去帮忙。现在不当村小组长了,大姐她也照样是乐于助人。”现任村副组长的李兴江一边把王金儒的荣誉牌匾贴在门口,一边说着。

  “有一次在王大姐家晒稻谷,就到田里干活去了,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我们赶紧从田地里跑回来,发现稻谷已经被王大姐帮忙收好了。”家住在王金儒家后面的彭云芳这样回忆王金儒帮她的点点滴滴。

  自从丈夫眼睛失明后,干不了重活,王金儒为了照顾婆婆,又要忙家里家外,还要忙村中的繁琐事情,为此,她在2013年就不当村小组长,可是村里谁家有事需要帮忙的,她都尽其所能。

  “一个村就是一家人,邻里邻居,谁都有困难,能帮则帮,帮助人家身上的肉不会少斤缺两,还能多份快乐!”王金儒如是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