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眼睛向下,改革更接地气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访谈对象: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袁荷刚 法周刊:新乡中院坚持不懈改革,是基于何种考虑? 袁荷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期待坐等移植试点法院成功经验,实现“一夜之间”的改革转身。已有多项改革项目措施明确,中央司法改革方案也明

  访谈对象: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袁荷刚

  法周刊:新乡中院坚持不懈改革,是基于何种考虑?

  袁荷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期待坐等移植试点法院成功经验,实现“一夜之间”的改革转身。已有多项改革项目措施明确,中央司法改革方案也明确鼓励、支持地方在符合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目标下积极探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新乡中院以司法改革框架为统领,结合新乡的社情、民情及司法实际,做好过渡创新,最终实现司改政策在新乡落地。

  法周刊:请您简要概述一下新乡法院司法改革的特点和成效。

  袁荷刚:概括来讲,新乡法院的司法改革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立足基层,因地制宜,让司改政策“接地气”。比如,我们立足新乡还是一个农村占主导的熟人社会,大量纠纷发生在农村的实际状况,以基层法庭为抓手,探索“一表三机制”工作法,让来自民间、熟悉民情的基层调解员参与,与基层法庭联得上、联得快,大量纠纷在诉外得以化解,从而实现了矛盾纠纷由单一诉讼向多元化解转变、由法院单打独斗向多方合力转变、由单纯审判向延伸服务转变。

  再比如,根据我市两级法院案件多发、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着力于内挖潜力,对审判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进行制度化改造,推行审判长负责制,组建以资深法官为主体的审判团队;改革裁判文书签发制度,实现审理权与裁判权真实有效的实质性统一;建立专业法官会议;改革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实行审委会讨论案件先行过滤机制等改革举措,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改革整体推进的同时做好重点突破。新乡法院积极探索家事审判的理念、方式和机制创新,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探索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协调、法院推动、社会参与”的家事审判“新乡模式”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机制成为河南省唯一一项获中央政法委批准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项目”,且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市委政法委的高度肯定,我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确定为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单位。

  法周刊:针对这些改革成效,请您谈一下感受。

  袁荷刚:一是“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通过改革,使得中央的司改政策在新乡得以落地生根,案件的质效显著提升,司法权威逐步提高,也让人民群众逐步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比如,在去年5月份立案登记制全面实施之前,新乡法院就致力于破解“立案难”,从改作风入手,规范立案工作,在全市两级法院开展了“转作风、强管理、树形象”活动,出台《关于纠正立案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十个不许”》的决定,建立“立案难”投诉机制,实行考核问责,完善诉讼服务大厅功能,并建立立案录入电子管理系统。有关媒体以“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打通群众维权第一关”为题对此经验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司法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根本保障。我们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紧紧依靠党委的支持,多次向新乡市委、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新乡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河南率先通过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工作方案》《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办法》等文件,为司法改革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特别是新乡法院的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工作,新乡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与市中院联合召开“家事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文件,成立家事审判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力推进家事审判机制改革。

  与此同时,新乡两级党委、政府全力保障法院审判需要,为全市两级法院增派司法辅助人员及安保人员,为下一步推行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奠定了人才基础。

  原标题:眼睛向下,改革更接地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