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数据之中看消费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今年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开局平稳,CPI上涨1.2%,居民生存型消费下降、发展型消费增幅较大,消费意愿整体呈徘徊态势 今年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开局,居民消费结构较以往发生一些变化。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CPI同比缓慢上行,上涨1.2%,食品价格影

    今年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开局平稳,CPI上涨1.2%,居民生存型消费下降、发展型消费增幅较大,消费意愿整体呈徘徊态势

    今年一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开局,居民消费结构较以往发生一些变化。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CPI同比缓慢上行,上涨1.2%,食品价格影响CPI程度约83%。全省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实现6.0亿元,同比增长10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39元,增长7.0%。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五升三降”态势,属于生存型的消费支出为2653元,占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7%,同比下降5.3%,属于发展型消费的支出增幅位居八大类消费前三位,共计1483元,同比上升6.4%。

    菜篮子有点沉

    随着天气转暖,蔬菜供应趋于稳定,虽然最近菜价回落了不少,但回想起前一阵子菜价的“任性”,还是让不少市民感觉菜篮子有点沉。

    家住省城双塔寺街的汤女士5月初从家附近的菜店买了一块冬瓜、5棵葱和一块生姜,结账时不由得感叹,“太贵了,26块钱。”

    位于太原河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从事批发和配送蔬菜生意的王姓菜商对此有同感:“别看菜价这么高,我们也没赚着钱。进货价就高,基本上每斤加一两毛就卖了。最近价格降下来了,但是像黄瓜、西红柿、土豆这些菜,批发价比往年同期还是要高一些。”

    无独有偶,今春猪肉价格也在全国范围内猛涨,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只有鸡蛋、部分鲜瓜果价格走低,让市民沉甸甸的菜篮子有些许的轻松。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CPI上涨1.2%,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8%,总体呈小幅上涨态势。从环比来看,CPI运行总体呈“倒V”形态,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CPI同比涨幅为近一年以来新高。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领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一季度,全省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0%,拉动CPI上涨了1.0%,影响程度约83%。与上年同期相比,鲜菜和猪肉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上涨30.2%和32.4%,肉价涨幅再次创新高,是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涨幅。

    “受上年鲜菜价格基数低影响,加之气候、节日因素影响,蔬菜供应不足,导致菜价居高不下。”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工作人员介绍,全省鲜菜价格2月份涨幅34.2%,创38个月以来新高,预计随着天气渐暖,供应增加,价格会继续回落。

    猪肉价格上涨则是“蛰伏”三年来的恢复性上涨。今后,猪肉价格将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步回落。

    新消费风生水起

    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传统消费受到一定影响,但以网络消费、个性化等为特征的新消费却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上了网络购物。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85.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2%,比全国平均增幅低5%。其中,网上商品零售大幅增长,是最大特点。全省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实现6.0亿元,同比增长107.2%,实现翻番,增速高于全国79.4%。

    “现在我出门都懒得带钱包,连路边的杂货铺都能用‘扫一扫’支付了。”如今购物方式的变化,让太原媒体人小曹深感便捷。

    花钱扫一扫,出门用打车软件,吃饭用订餐APP,看电影、聚餐、唱歌到网上团打折券,挂号能手机预约,买衣服买奶粉在网上货比三家或是从国外海淘……和小曹一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省商务厅电商处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电商应用的主要行业包括农业、加工食品、娱乐、餐饮、住宿等行业。特别是在体验式、场景式的社交经济引领下,手机支付带来了新消费、新市场,相关行业将快速发展。

    住宿和餐饮业是服务业中的传统行业,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繁荣的直接体现,随着“互联网+”风生水起,山西住宿和餐饮业也纷纷加快进入其中。以餐饮业为例,消费者从在家点餐到就餐时的自助化服务、支付,再到用餐后即时分享、点评等等,极大地促进了相关消费增长。

    与此同时,农产品的网上销售额占全省电子商务销售额的比重正在加大。通过打通网络上行下行渠道,不仅城市工业品能下乡,山里土货也能进城。春节前山西210多个特产卖家向全国推介销售土货,在淘宝网、聚划算平台上开卖仅半个月,全省农产品销售额就超过500万元。

    花钱更趋理性

    从最新数据不难看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省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比降低,发展型消费增幅较大,交通通信支出领跑消费增长。但与以往不同,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服务类消费有涨有跌,许多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理想,城镇居民消费更趋谨慎,中低收入家庭即期消费甚至缩减。

    “一季度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39元,比上年增加291元,增长7.0%,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五升三降’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工作人员介绍,我省城镇居民属于生存型消费的食品、衣着和居住等三类支出为2653元,占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7%,较上年的65%下降了5.3%。属于发展型消费的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及医疗保健支出增幅位居八大类消费前三位,共计1483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4%,比上年同期的27.0%上升了6.4%。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通信支出领跑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出行增多,购车档次提升,汽车维修保养费用增加。通讯工具也加快更新换代。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服务类消费逐渐成为新兴消费热点。但与以往不同,今年一季度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更趋谨慎,服务类消费有涨有跌。一季度,在购买生活消费品及服务支出中,城镇居民人均饮食服务、家庭服务支出同比下降,而人均医疗服务支出、文化娱乐服务支出、通信服务支出上涨。

    “虽然平均消费倾向微升,但许多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未来消费更趋理性。”这位工作人员分析,加上食品、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家庭用品等刚性需求价格持续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一些居民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即期消费将更加谨慎。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4.8%,虽然较上年同期微升0.1%,但较2013年同期下降1%,整体呈徘徊下降走势。

    本报记者 张 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