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快充为什么流行? 高/低压快充的区别在哪里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1991年索尼成功开发出锂电池,至今的20多年里,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然而,在其被开发出来的这二十多年里,电子设备飞速发展,但锂电池技术却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在目前智能机领域更大的屏幕(机身)和更高的功耗共同促使下,厂商
1991年索尼成功开发出锂电池,至今的20多年里,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然而,在其被开发出来的这二十多年里,电子设备飞速发展,但锂电池技术却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在目前智能机领域更大的屏幕(机身)和更高的功耗共同促使下,厂商纷纷选择更大容量的电池来提升续航。所以人们急需一种解决充电时间过久的办法,于是快充出现了。同时,充得快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地为电池补充电量。
 
快充原理是什么?快充分“两派”?
 
  我们都知道功率W计算公式是电压Vx电流A,于是出现了三种提高充电功率的办法:电流不变提高电压;电压不变提高电流;电压电流一起提。目前大部分快充方案均选择了第一种提高电压的方式,例如高通Quick Charge 3.0已经出现在了今年的旗舰机上,而OPPO则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推出了低压高电流快充方案VOOC。
 
  对于早期的5V-1A普通充电方式,电源适配器先将220V交流电降低为5V直流电,然后在手机端再调整为约4.2V(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4.2V);高电压快充方案则是第一次由电源适配器将220V交流电降为9V直流电,然后在手机端再降为约4.2V;VOOC低压高电流快充方案则是第一次就直接降至约4.2V,无需手机端再次电压转换。
 
  所以,由于锂电池存在耐受电压限制,无论是高电压快充还是高电流快充,最终都是4.2V充入电池。但是用过高电压快充的网友一定有所体会,快充过程中手机发热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手机端二次降压时的能量损耗导致,而高温是导致电子元器件老化的一大原因。高电流快充方案由于在电源适配器就完成了所有电压转换,所以手机端不会二次降压,也就没了严重的发热现象。
 
高电流快充方案VOOC有哪些好处?
 
  上面提到,由于高电压快充方案存在二次降压,所以降压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导致高压方案的充电转化效率仅在80%左右;VOOC低压快充方案由于无需手机端降压,所以充电转化率提高到了97%,同时避免发热现象。
 
  高电压快充时9V甚至12V的电压除了发热量大,转化率较低外,由于与目标电压4.2V之间的压力差较大,也对电路的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手机降压电路发生故障,会出现过高电压直接施加在锂电池上,超出电池耐受电压导致安全隐患。
 
  低压高电流快充方案“VOOC闪充”的好处总结就是:充电快、发热少、安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