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七成网民信息泄露 网友:骚扰电话太烦恼(图)最新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超七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重庆市市民小吴向笔者抱怨道。 前不久重庆市的小吴刚购置了新房,可是接踵而至的各种骚扰电话却让她平添了几分忧虑。我们家买房子以后,总是接到各种装修公司的电话,有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接到十来个,可

七成网民信息泄露 网友:骚扰电话太烦恼(图)

  超七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重庆市市民小吴向笔者抱怨道。

  前不久重庆市的小吴刚购置了新房,可是接踵而至的各种骚扰电话却让她平添了几分忧虑。“我们家买房子以后,总是接到各种装修公司的电话,有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接到十来个,可是我都不知道这些公司是从哪里得到我的电话的。”小吴说道。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吴一样面临这种困扰的人不在少数。

  有数据统计,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在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上,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荆涛博士向笔者这样解释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状况:客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因快递业务被保存在快递物流管理系统中,而该系统中所存储的就是社会买卖关系的数据海洋,当然也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而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监管仍有盲区。

  “比如一个区县一级的快递公司中转机构能够掌握本区域近期所有的物流流转信息,在目前地下经济链条中对个人信息买卖明码实价的背景下,难免有人抵制不住诱惑。”荆涛说,“这就是为什么生了孩子就会有人推销母婴用品,买了房子就会有人推荐装修,买了汽车就会有人推荐保险一样。”

  公民通过诉讼来维权十分困难

  “我国法律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有明确规定,然而在落实上却存在不少问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文萍认为,“由于在确认侵权人以及取证、举证等问题上存在较大难度,使得公民通过诉讼来维权变得十分困难,侵权人的责任也难以追究。”

  “不同于大批量信息的泄露,零星、个别的信息泄露情况的出现,公安部门很难打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永和介绍,“信息收集过后会一级一级上传,任何一级都有可能发生信息泄露,即便是对于公安机关,这个调查难度也非常大,更不用说公民个人了。”

  取证、举证的困难降低了违法成本,但背后却依然有巨大的经济收益。根据去年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统计,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约124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