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北京24小时书店生长记:阅读情怀与文化地标最新消息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题:(世界读书日系列策划之二)北京24小时书店生长记:阅读情怀与文化地标 作者上官云 伴随着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各类阅读活动纷纷展开,不少都落地在北京的几家24小时书店。对这几个地方,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不陌生。2014年,三联韬奋书店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题:(世界读书日系列策划之二)北京24小时书店生长记:阅读情怀与文化地标

  作者上官云

  伴随着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各类阅读活动纷纷展开,不少都落地在北京的几家24小时书店。对这几个地方,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不陌生。2014年,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开业,一年之后又开设了分店;2015年,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开业……在近三年的时间内,这些通宵书店既为爱阅读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空间,也慢慢成为北京的一个个文化地标。


  资料图:2014年4月10日,已近午夜,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内灯火通明,顾客络绎不绝,书店还为顾客提供了桌椅台灯方便阅读。这家已有20余年历史的书店成为北京尝试24小时开放的书店之一。中新社发杜洋摄

  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读书人的深夜书房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2014年4月,三联韬奋书店正式运营24小时书店,一年之后分店开业。在实体书店经营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这两家24小时书店的开设,在当时一度引起轰动。

  “开24小时书店前,曾有读者提议,能不能延长营业时间到凌晨。我们考虑到北京还没有24小时书店,就打算试试看。”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对记者说道。

  最初,三联的这个举动并不被看好,甚至有人担心这是“赔本赚吆喝”。张作珍用一组数据回应了这种看法,“现在,两个店加起来的销售利润增长了23%左右,总店平均每天夜间销售额为1.5万元人民币,算上白天的销售额的话,每天是6.5万元,算是比较可观了”。

  “总店24小时书店开业后,客流量增加了25%左右,这就是品牌效应。”张作珍说,为了给读者提供更舒适的夜读环境,三联韬奋书店还为读者准备了台灯、桌椅、插线板等物。为了保证安全,还加强了安保力量,“我们得对读者负责”。

  运营这么长时间以来,三联的24小时书店偶尔也会遇到“小麻烦”。张作珍说,三联没有“夜间准入制”,曾有流浪汉到店里来睡觉,店员一般会礼貌地将其劝走。

  “但只要是来读书的,就没关系。”张作珍称,有时自己早晨七点到单位,看到有很多读者在阅读,非常感动。


  2016年4月20日上午,几位读者在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选书

  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以特色求生存

  三联第二家24小时书店开办后不久,在北京地安门雁翅楼,也开设了一家24小时书店,那就是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如果说三联韬奋书店是爱书人的深夜书房,那么中国书店就是以其特色吸引读者。

  “中国书店算得上国内古旧书业的代表之一。经过协商后,我们决定在雁翅楼开办24小时书店。这也得到了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免费提供营业场所。”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详细叙述了这家24小时书店的由来。

  记者了解到,店内为夜读读者特设了桌椅,还配备了无线网络,方便读者检索资料。一位工作人员说,夜里会有相应的安保措施,“我们采取轮班制,夜间一般安排两位店员两位保安共同值班,夏天人多的时候,还需要为读者加座位”。

  “不过,冬天特别冷的时候,人就相对少很多了。至于夜间销售额,最多的时候大概有3000元左右。”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道。

  中国书店的24小时书店依然保持古旧书的经营传统。于华刚介绍,书店里有很多珍贵的线装古书,“也正是因为这个特色,我们的24小时书店保有了一批比较固定的读者群”。

  “雁翅楼24小时书店是一个文化品牌,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几百万资金。自2015年7月开业至今,店里每天销售额约为六七千,基本符合预期。”于华刚表示。


  资料图: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在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成立一周年之际,三联第二家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正式开业。新书店占地面积大于老店,实际图书区域达500多平方米,虽只有一层,但座位充足,爱书人可以充分享受一个夜晚的阅读时光。书店一侧还有咖啡、甜品和简餐售卖。中新社发张浩摄

  盲目跟风开设24小时书店或很难成功

  自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店开办以来,不时有新读者加入夜读大军,其他城市亦纷纷有24小时书店宣告运营。但张作珍并不认为,24小时书店可以无限多地开设。

  “24小时书店的开办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当地文化环境、阅读氛围等来权衡,系统考虑成本、客流量、读者群等一系列问题。”张作珍说,他不太好去预测24小时书店的发展趋势,但“盲目开办很难成功”。

  此外,曾有媒体报道,北京民营书店“博书屋”将试水24小时书店,该书店由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但精典博维总经理陈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测控了德胜商区、居民楼的阅读流量后,发现夜里八点以后,真正来看书的人的确是“门可罗雀”。

  “全国大部分24小时书店在夜间经营状况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博书屋’现在的定位是一个文化客厅,争取把书店做‘活’。但我们书店也是开到晚上八点,考虑的是周边读者下班后的阅读需求。”陈黎明称。

  对此,于华刚则表示,之所以开设雁翅楼24小时书店,是希望让大家知道,政府在大力支持文化、阅读的发展,也是自己一份对待阅读的情结,“但中国书店应该不会再开第二家24小时书店了”。(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