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今日头条新闻百年柿树每年结果十几筐 新建道路为其绕道(图)最新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合肥分布着2000多棵古树,有四处是柿树群,其中最大的一处在新站区磨店社区张店村陆老组。它们分布在村里的道路旁,路北边有3棵,路南边有60多棵。这些100多年的古树背后,承载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今年初,大建设项目——梅冲湖路有一段要从这儿穿过,为了


  合肥分布着2000多棵古树,有四处是柿树群,其中最大的一处在新站区磨店社区张店村陆老组。它们分布在村里的道路旁,路北边有3棵,路南边有60多棵。这些100多年的古树背后,承载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今年初,大建设项目——梅冲湖路有一段要从这儿穿过,为了保护古树,各方会商后决定修改设计,为古树让路。

  三四个柿子一斤重

  自从65岁那年右胯骨摔断,今年82岁的残疾老人陆在乐时常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房门前转悠,对面不远处的菜地旁是祖先栽种的柿树,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属于国家三级古树。

  陆在乐老人的家在磨店社区张店村陆老组,顺着少荃湖畔一条窄窄的水泥路进去,是合肥新站区一个偏僻宁静的乡村。

  去年听说有一条新路要从家门口经过,陆大爷高兴之余却又忧心忡忡,门前的3棵古柿树虽然已枯死了一棵,但另两棵生长得还很旺盛,要是因为妨碍修路把它挖走,移栽也很难成活。

  “往年一棵树结的柿子能装十几筐,每个有茶杯口大,三四个就有一斤重。”陆大爷以前还到城里卖过柿子,“那时,一个柿子值一个鸡蛋的钱。这些年柿子熟透了没人摘,落了一地。后来《合肥晚报》刊登过报道,来了好多人摘柿子。”

  给一万元都不卖古树

  陆大爷还说起关于这3棵古柿树的许多故事。战乱年代,奉军驻扎在磨店,有个姓陆的旅长,看见这里有许多陆姓村民,便告诫士兵不要抢这个村子里的人,否则按违反军纪严惩。于是,周边大量的难民得知这里比较安全,都纷纷涌来。这3棵高大的古柿树也成了“避难地”标识。

  抗战期间,几个日本鬼子在这里吃了太多柿子,结果闹肚子,恼羞成怒之下准备将柿树锯掉出气,后来有人拿出一些钱来,把他们打发走了。

  10年前,有人听说这里有3棵古柿树,从外地过来买。“就是给我1万元都不卖。”性格倔强的陆大爷说。

  机动车道内隔离保护

  上世纪30年代父母抱着自己在照相馆拍的一张照片和家门口祖先留下的柿树,是陆大爷心里弥足珍贵的记忆。古树到底能不能保得住,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好在陆大爷担忧的事儿终于有了着落。今年初,合肥市绿化委员会和新站区建设发展局的相关人员来到村里勘察,会商古树保护事宜。

  “得知大建设项目——梅冲湖路有一段要从这里穿过,我们到现场看了好几次。”新站区建设发展局农村工作管理中心副主任余明说,“林业专家认为如果移栽古树,无法确保成活,建议原地保护。我们最后决定修改设计,为古树让路。”

  新调整的道路规划显示,梅冲湖路(喻湾路—大众路)段全长9484米,道路红线60米。古树位于桩号72+00—73+00段,机动车道范围内的古树采取就地隔离保护方式,设计东西向长10.5米,南北向长6米的绿化岛。

  陆大爷听说古树能保住,开心地说,“把古树搞掉了太可惜,能保护下来我当然高兴。”

  新闻链接

  合肥大建设多次为古树让路

  高新区:修机场公路护绿桑树

  2012年,当时正在建设的新桥机场公路上,有一棵长势茂盛的树龄300岁左右的古桑树,原设计方案将古树就近移栽到东面10米处的池塘边。但是老树移植后,生命力很弱,经不起太大折腾,要专人维护几年才能成活。最终,合肥市绿化委员会决定:不移植古树,就地最大范围地做到古树保护与修路两不误。

  肥西县:商业区就地保护杜梨树

  2014年,一棵树龄261年的杜梨树,恰好位于华南城商业开发项目内。林业专家认为,该古树如果移植,无法保证其成活。经过有关方面共同协商,最终决定调整建设规划,就地保护古树,原来古树位置规划的一幢商贸批发区建筑,调整为两块独立的商业区,把古树的生长范围预留出来,建设单位还计划在古树周边建设景观游园,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