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励志榜样"凤姐混美国社会底层 遭环球时报炮轰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罗玉凤又火了,因为不久前美国官方电视台美国之音对她的专访视频。而在过去几天里,这段专访视频不仅在网上不断地被热传,一些人还用励志、榜样这样的词语,形容了这位在网络上被大家称为凤姐的人。 那么,凤姐到底是谁呢?她又为什么会成为一些人口中的励志
罗玉凤又火了,因为不久前美国官方电视台“美国之音”对她的专访视频。而在过去几天里,这段专访视频不仅在网上不断地被热传,一些人还用“励志”、“榜样”这样的词语,形容了这位在网络上被大家称为“凤姐”的人。
 
那么,"凤姐"到底是谁呢?她又为什么会成为一些人口中的“励志偶像”呢?
由于凤姐上一次火爆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大多数人要么不知道她的事迹,要么早已模糊了对她的记忆。那么,耿直哥先用最简单的语言给一个“凤姐”的简历:
“凤姐”名叫罗玉凤,来自重庆下属的一个县城,后来因为不愿意在老家当乡村教师,来到上海打工,成了一名收银员。之后,在2009年年底,她在上海街头公开征婚,表示非北大清华硕士生不嫁,从而炒红了自己,并于2010年底去了美国,从此一直在美国“发展”...
乍一看,这段经历确实挺“励志”的: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毫无背景、各方面条件都极为一般的女子,不仅在美国生活了5年多,如今还成了美国官方电视台的专访嘉宾。这样的经历,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然而,魔鬼总在细节中。如果我们仔细剖析凤姐过去几年的经历,就会发现“励志”和“榜样”这两个词,用在她身上,简直是一种讽刺....!
为啥?我们不妨采取倒叙的手段,先来说说几天前“凤姐”与【美国之音】的那段专访视频。
在这次专访中,“凤姐”对采访她的美国记者控诉说,因为自己的女性性别,自己的农民阶级,她在中国饱受“歧视”,来到美国才感受到了“平等”。
其中,她还特别重提自己当年在上海街头公开征婚北大清华硕士生的事情。她说征婚事件后,她不仅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与祝福,反而遭到人们鄙视。原因则是她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家庭出身】,学历是【社会最底层的大专学历】,工作是【社会最底层的收银员】。她说,这种底层人是没有人权的,只能被欺负。
她还告诉采访她的美国主持人说,中国的农民家庭,从来就无法翻身,只能被压迫。
如果是美国人,乍一听,凤姐的经历也确实挺可怜的,也完全符合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穷人的认知。另外,以美国梦的政治正确来说,一个来自农村的姑娘,怎么就不能找北大清华的硕士了?为什么要嘲笑她呢?就因为她是农民,是底层人么?而且这么看来,她能摆脱这样的一个“吃人”的社会,来到美国,更加是不容易了!
不少2009年时已经接触网络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当年10月,在上海街头,一个自称“凤姐”的女子,不仅在街头公开征婚,扬言“非北大清华硕士不嫁”,而且她还宣称自己“9岁博览群书”、“前后300年无人能超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