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娱乐头条抢救异地古建筑群 民间瑰宝落户德清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记者刘慧)3月12日,作为德清县2016年重点开竣工程之一的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正式动工。 “之所以选取蠡山村,是因为这方风水宝地拥? (记者 刘慧) 3月12日,作为德清县2016年重点开竣工程之一的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正式动工。 “之所以选取蠡山村
  (记者刘慧)3月12日,作为德清县2016年重点开竣工程之一的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正式动工。  “之所以选取蠡山村,是因为这方风水宝地拥?

  (记者 刘慧) 3月12日,作为德清县2016年重点开竣工程之一的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正式动工。

  “之所以选取蠡山村,是因为这方风水宝地拥有独特的人文底蕴。”站在水中央的山丘上,钟管镇镇长姚文忠说,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山,故名蠡山,村庄因此山命名为蠡山村。巧的是,蠡山村还是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

  故事,还得从3年前说起。一天,德清联合颜料有限公司老总顾水荣得知,有一位外国明清家具收藏家想转让其藏品时,他当机立断,以高价“抢”下全部藏品,藏品中有各类家具、木刻、古字画、瓷器、古建构件等,其中以明清家具数量和种类最为丰富,仅各类千工床、拔步床、罗汉床就有百余张。

  “这批宝贝不应该藏在深闺,应该让更多的人走近它、欣赏它。”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顾水荣斟酌再三,决定办一个有特色、雅俗共赏的婚俗文化博物馆,让这批民间瑰宝有一个长久的家。几经周折,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馆址最终确定落户钟管镇蠡山村。

  水样年华婚俗文化博物馆整体落户蠡山,以独特的古民居为载体空间,以古家具为室内陈设,以古石雕、木雕艺术品等为点缀。以这些文化资源参与蠡山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的建设,从文化内涵上看,与蠡山古村落文化的定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区域文化特色上看,以德清东部历史文化长廊的“古与俗”与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景长廊的“今与洋”形成风格迥异的文化个性差异,是一处充分利用蠡山村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异地保护的古建筑、古家具为特色,营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婚俗文化展示、传统婚庆承办中心、影视文化创作基地等于一体的活态的古村落。

  最让人心仪的,当然还是即将掩映在坡地山林中的古建筑群——高低错落的徽派马头墙、熠熠生辉的赣南围屋、美丽的闽北石雕,还有浙西古民居匾额……当清新明快的现代气息穿插点缀于古民居之间,仿佛让人穿越建筑史的时空长廊,在浙闽皖赣不同建筑的映衬下,这个古建筑群更显得古朴、厚重。

  “每幢古民居就是一个故事。”退休后帮助顾水荣收集、整理资料的德清县博物馆研究馆员朱建民说。这40多幢明清古民居是顾水荣带着一批行家里手,在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翻山越岭,寻觅那些破败的老建筑,异地拆迁保护,抢救回来的。

  同样,这里也是散落在德清田野上古桥的博物馆。环绕建筑工地,记者看到仅从钟管镇南排工程迁移而来的就有安济桥、观音桥、寺延桥、杨家桥、茆山桥……这些古桥同样记载着历史岁月。放眼望去,白居易留下的那句“乌鹊桥红带夕阳”仍让人隐见武康石那微微的紫红……

  这些年,顾水荣还收购了数以百吨的阴沉木、树化石、黄蜡石等名贵工艺品,以及砖、石、木各种门类的古代建筑构件。这些古物也是蠡山古村落景区用于造园叠山、室内陈设不可多得的珍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