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男子网上销售伪劣“壮阳药”获利600万元 被判19年

发表于:2024-06-11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1日,表面上,卢某的公司是一家正规医药公司,从2011年4月起开始念起售假的生意经。他联系印刷厂,套用正规厂家的包装,印制产品包装,并给壮阳药取名为黑老A、印度红丸、九味强龙等极具噱头的名字,放大印制在产品包装上。印好包装后通过物流快递邮寄给小作坊。

表面上,卢某的公司是一家正规医药公司,从2011年4月起开始念起售假的生意经。他联系印刷厂,套用正规厂家的包装,印制产品包装,并给“壮阳药”取名为“黑老A”、“印度红丸”、“九味强龙”等极具“噱头”的名字,放大印制在产品包装上。印好包装后通过物流快递邮寄给小作坊。小作坊生产并包装好之后,再把成品快递回来。随后通过公司招聘的“销售代表”将伪劣保健品卖往全国各地,这些交易通常在网络上完成。为了防止相关部门检查,卢某发货时把货物品名均写成“日用百货”或“洗化用品”。
 
为了使“产品”更像正规保健品,除了模仿正规厂家的包装之外,卢某还指使手下员工“PS”正规厂家的营业执照年检日期、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记录、药品广告审查专用章有效期、检验报告批号及日期等证明文件,让经销商和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据他供述,通过销售伪劣壮阳保健品,每月利润可达6至8万元,到2014年案发为止,公安机关查证其销售伪劣壮阳保健品达600余万元。这些所谓的“壮阳药”均来自小作坊,不仅生产技术不符合要求,而且还含有西地那非、氯芬酸钠、吡罗西康等国家明令不能添加在保健品中的药品成分,这些原本只能在药品中出现的物质,如果不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很容易发生意外。
 
徐州市铜山区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卢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非法经营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他的一名员工李某也因此成了售假帮凶,被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7年。卢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日前,徐州市中级法院二审,驳回其上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