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相机光学与机身防抖进化史 走出“冷宫”逆袭上位

发表于:2024-06-10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10日,光学防抖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滞缓的阶段,5档防抖效果似乎成了光学防抖的上限;而机身防抖则发展的风生水起,从前些年的无人关注到如今五轴防抖大红大紫。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机身防抖,机身防抖和光学防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如今所说的三轴防抖、
光学防抖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滞缓的阶段,5档防抖效果似乎成了光学防抖的上限;而机身防抖则发展的风生水起,从前些年的无人关注到如今五轴防抖大红大紫。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机身防抖,机身防抖和光学防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如今所说的三轴防抖、五轴防抖、六轴防抖中的几轴又是什么意思。
·从光学防抖说起 目前经历两代发展
 
    目前来看,不论相机、手机还是摄像机,图像采集系统一共有三类防抖技术:镜头光学防抖、机身传感器防抖和电子防抖。普遍来讲,公认的可应用的防抖技术中,光学防抖最早是尼康于1994年提出(VR技术),但是尼康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商业应用,光学防抖最早的应用是由佳能实现的。而机身防抖最早是在胶片时代由柯尼卡美能达提出,与光学防抖几乎在同一时间段。
既然光学防抖是应用最早的技术,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光学防抖技术。目前来看,光学防抖经历了大概20多年的商业应用,目前基本上已经定型。笔者以尼康的VR技术和佳能的IS技术,来说一下光学防抖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简单来说,不管是光学防抖还是我们后面要说的机身防抖,都是通过防抖组件(镜组或传感器)的位移或倾斜,来补偿像场发生的偏移或倾斜,从而减少因为相机抖动或倾斜带来的模糊。这里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和视频来看一下。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组图很直观的介绍了镜片移动与光路改变的关系。就光学防抖而言,目前虽然尼康和佳能都经历了两代防抖(VR和VRII、一代和二代IS),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最初的光学防抖只能进行上下和左右的位移,也就是只能消除抖动,不能消除相机摇摆带来的防抖。但是最新的光学防抖,基本都具备了防抖镜片的倾斜功能,能在消除抖动同时消除摇摆。
光学防抖的核心原理基本就是这些,非常的简单明了。那么我们会发现,光学防抖其实在多年的发展中,改进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机身防抖组件的精准度,在原理上,并没有实质变化。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为什么光学防抖从一开始首先迈入了“冷宫”,又怎样成为了如今几乎标配的镜头技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