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冯小刚回应《老炮儿》脏话多:删了味儿就不对了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上映后,依靠口碑和质量,票房稳步上升,已突破3亿元大关。有关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的本色出演,片中浓浓的京味儿以及老式规矩,在网络上形成了话题。同时,片中人物粗口太多、语言暴力尺度太大也引起很大的争议。据不完全统计,该片粗

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上映后,依靠口碑和质量,票房稳步上升,已突破3亿元大关。有关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的本色出演,片中浓浓的京味儿以及“老式规矩”,在网络上形成了话题。同时,片中人物粗口太多、语言暴力尺度太大也引起很大的争议。据不完全统计,该片粗口累积出现高达上百次,从冯小刚、张涵予到吴亦凡和李易峰等主演都有“出口成脏”的现象,影评人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些“粗口”是为电影内容服务,无伤大雅;有人认为,这些“粗口”是电影对低级趣味的迎合。而包括冯小刚在内的更多观众则借此再次呼吁“电影分级制”早日建立。

一些影评人认为,如果在粗口里看得见人性,而且人性中提倡的是平等,强调的是尊严,就不应该介意有这些粗口。电影里人物爆粗口分两种,一种是人格侮辱,一种是语气助词。《老炮儿》这部电影是一个正邪、强弱对峙的局面,所以当弱者在愤怒当中说“对不起,我要和你拼了!”这场戏的情境就被破坏了。如果用一些有语气的粗口来表示弱者的反抗应该是可以的。在《老炮儿》这部片中出现的所谓的“粗口”,是服务于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的。如果说这是语言暴力的话,那么网友和观众可能忽略了另外一种更强烈的阶层暴力——有钱人对没钱人、有势力人对没势力人的碾压,就像片中的那句台词,“这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们小老百姓能明白的。”因此,在这部电影中,纠结于粗口这件事特别没意义。

另一派影评人则认为,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提高人的生活品位和文化趣味的,它不是迎合,更不是降低。频繁的粗口非常不可取,更不利于文化的提升。尤其是中国电影在没有实行分级制的前提下,电影当中的粗口、暴力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电影从业者不能规避的社会文化责任。当前电影文化上有持续粗鄙化的发展趋势,频繁爆粗口本身就是一种戾气,电影人物中的语言应该适合社会文化的健康趣味、品位。

对此,该片主演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炮儿》中的粗口绝不能删,片中的脏话是语气助词,这对影片的情绪渲染起到了很好的助推效果。“我觉得片中的这些粗口根本没法改,比如张涵予有一句台词,我们当时试过改了很多别的话,但都感觉情绪不对。所以电影里边的粗口一旦删改,这味儿就不对了。大家都喜欢《教父》,你要是把《教父》里头的粗口都删了,那还是西西里黑帮的感觉吗?不是了。面对目前中国未实行分级制的电影市场,粗口确实对未成年人有负面影响,我只能呼吁要加快建立影片的分级制度。比如说动作片,暴力的东西多了点,成年人看可能觉得挺好,但孩子不适合看,包括粗口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还是应该实行分级制,这是科学的。很多国家通过实践证明,这样不管是对创作还是对观众都有好处。”

网友声音

萨其驴:听说有清华教授认为冯小刚的《老炮儿》讲粗口,戾气太重。倒希望清华学府助力拍出比《归来》更感动人的电影。如果没这个能耐,就别觉得自己比谁更文明,人家只是不装罢了。
 

盛寧:昨儿赶去看了夜场《老炮儿》,很欣赏冯小刚饰演的六爷身上那股酷劲儿。这种酷,是对已然逝去的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坚守,而正是这样一种不惜以命相搏的劲头子,为六爷最后在冰面上倒下注入了一股希腊悲剧英雄式的凛然大气。一些影评揪住影片中的粗口不放,殊不知,这些粗口乃老炮儿之所以为老炮儿的文化胎记。

远离尘嚣未果:虽说《老炮儿》里的粗口是服务于剧情的,但连篇累牍,实在是粗话太密,让“粗口”已经成为话题,本身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紫禁城_许建海:早场电影,《老炮儿》,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有小学生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些家长了解这部充斥粗口的电影吗?在没有实行分级制度的今天,影院有提示的责任或义务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