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启动 将建成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

发表于:2024-06-02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6月02日,浦东机场扩建启动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今天打下了第一根桩基,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将落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19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同时这也标志着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对于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具有里
浦东机场扩建启动浦东机场扩建启动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今天打下了第一根桩基,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将落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19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同时这也标志着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对于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据了解,卫星厅工程是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由两座相连的卫星厅“S1”和“S2”组成,形成“工字型”的整体构型。卫星厅总建筑面积62.2万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单体卫星厅,其规模比浦东机场T2航站楼还大14万平方米。卫星厅造型统一大气、平实内敛,屋面层叠设计与T1、T2造型遥相呼应,内部空间有机组合、尺度宜人,大小空间错落有致。

  卫星厅采用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国际分流的基本剖面布局,为基地航空公司的枢纽化运作提供方便。卫星厅设有83座各类登机桥固定端,能够提供86-125个各型机位,并考虑了未来的适当预留。卫星厅年处理旅客设计能力为3800万人次,2019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年旅客吞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

  卫星厅作为航站楼服务功能的延伸,与T1、T2航站楼流程相衔接,形成“航站楼+卫星厅”一体化运营模式,承担起旅客出发候机、到达、中转服务功能。卫星厅与T1、T2主楼通过旅客捷运系统连接,其中,西侧的S1与现有的T1航站楼共同运行,年旅客吞吐量为3680万,为东上航及天合联盟提供服务;东侧的S2与现有的T2航站楼共同运行,年旅客吞吐量为4320万,为南航、国航及星空联盟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形成“南北一体、东西分置”的总体格局。

  据悉,卫星厅建成后将成为一体化中转中心,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的各种联检设施与值机设施组合在0米核心区,为旅客转港提供集中服务。旅客不出楼层就可以完成中转手续办理。卫星厅采用了国际到港、离港分流分层设置和国内到港、离港混流同层设置的最简化模式。捷运车站设置在卫星厅S1、S2核心区的地下中部,电梯和自动扶梯可将旅客快速转送到卫星厅每个层面。

  另据了解,浦东机场卫星厅将利用上海地铁建设、运行维护的成熟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钢轮钢轨制式的地铁车辆作为捷运系统。卫星厅与航站楼之间将建设2套捷运系统(S1-T1一套、S2-T2一套),采用轨道交通模式,列车设4节编组,单程运行时间只需2分半钟。此外,旅客在卫星厅的步行距离也很短,乘捷运系统到卫星厅后,从电梯上来,即便到最远的机位也只有250米。而纵观欧美大型机场的捷运系统,基本采用胶轮制式,浦东机场的这一创新将打破国际捷运市场上的技术封闭和垄断。

0